菜单

市县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市县动态

荆州市委编办创新体制机制助力人才强市

2023-04-28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是区域竞争的战略资源,是高质量发展内驱动力。荆州市委编办积极作为,创新体制机制,助力打造区域性人才中心和科教创新中心,全方位吸引集聚各类优秀人才,为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编制资源向人才引进倾斜。全力服务人才强市战略,为管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不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将编制资源向经济发展、招商一线、教育卫生、文化文物、基层等领域倾斜,助力荆州市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度市直“招硕引博”用编计划占事业单位招聘用编制总计划的64.8%;2023年占比36.7%,人才引进数量创历史新高。

充实经济发展部门人员编制。围绕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荆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聚焦经济发展部门机构编制现状、职能职责运行状况、人力资源情况等要素保障,调研市、县两级发改、科技、经信、商务、统计、招商等部门(简称“经济发展部门”)编制配备及人员到位等情况。2022年,机构编制部门坚持一切向发展聚焦,加强经济发展部门编制配备和人员保障,为县市区经济发展部门核增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人员规模逐步壮大,持续聚力打响“四大会战”,为推动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起势见效提供坚强机构编制保障。

完善人才政策。作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联席会议,贯彻落实市委创新发展暨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年度人才工作重点任务。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事业单位“招硕引博”人才激励工作的通知》人才激励措施,统筹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空余编制,保障市直事业单位“招硕引博”用编需求。印发《荆州市市直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设置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充分发挥编制在人才集聚、人才激励和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基础保障作用。从市直事业编制总量中统筹事业编制,建立市直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用于保障教育、科技、文化、经济等重点领域市直事业单位服务市级重大战略和重大科研项目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专项事业编制管理联动机制,加强机构编制与人事管理、社会保障、财政保障等相关政策衔接。制定“绿色通道”引才办法,对引进范围、引进程序、人员待遇等进行了明确,保障市直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特殊岗位人才的需求。

服务人才成长。畅通交流渠道,探索破除编制、职务、工资等政策壁垒,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人才流通渠道,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间有序自由流动,让优秀人才各展其能、实现价值。从历年引进的优秀高层次人才中,择优调任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在编在岗人员到市直经济发展部门工作。搭建科创平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采取“政府主导、部门管理、平台投资、专业运营”的模式,在武汉设立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科创中心在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接武汉优势资源,实现“研发在武汉、生产在荆州,引才在武汉、用才在荆州”的开放性科创新格局。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事业发展靠人才,地区振兴靠人才。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大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力度,让千里马竞相奔腾在新时代广袤的沃土上,充分释放人才第一资源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荆州市委编办李声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