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调查研究

以严治标 以改治本

2017-05-05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孟庆枢 

  

如何才能把机构编制规模降下来,把政府效能提上去?位处鲁中的山东省莱芜市的办法是:以严治标,把总量管住;以改治本,把存量盘活。他们在空编管理、计划管理、职能管理、用人管理等方面,严控源头,强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打出了一套控编减编、有保有压的“组合拳”,唱出了一场经济快速发展和财政供养人员负增长的“双赢戏”。 

  强化机动力量:撤并收编、空编收编、强行减编。 

  机构编制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涉及党的机关、国家机关、有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的配置。由于历史原因,莱芜市的行政事业编制在全省17市中是最少的。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市领导询问的目光,机构编制部门越来越捉襟见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2013年元月为界限,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重心开始由“给编制”向“收编制”转变。以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契机,对职能弱化和工作任务减少的单位,出重拳予以收编。 

  ——撤并收编。深化事业单位清理规范,事业单位被撤销,编制全部收回;通过撤并、更名、调整职责而新组建的单位,重新核定的编制数不超过原编制数;整合后超编单位不再增加编制,实行减人控编,逐步消化。清理规范期间,全市共收回事业编制345名。 

  ——空编收编。对职责弱化、业务萎缩的事业单位,空编全部收回;对工作任务不再增加、空编较多的单位,视情况将多数空编收回。2012年以来,已收回空余编制257名。 

  ——强行减编。除借改革之机对职能弱化单位进行收编外,2014年,莱芜市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进行“瘦身”。除各级民主党派机关,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部门和乡镇街道机关外,各级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和政府办公室行政编制按5%比例压缩,其他机关行政编制一律按7%比例压缩,全市共精简171名。事业编制方面,除乡镇和各级各类学校、医院、食品药品、安全、环保、直接承担就业和民生保障职能的事业单位外,全市其他单位编制一律按6%比例压缩,全市共精简460名。精简压缩后的超编单位,人员只出不进,随着自然减员逐步消化超编人员。编制压缩后,相应核减部门预算。 

  经此调整,机动编制越来越多。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市编办及时建立了空编使用制度,现在终于可以底气十足地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编制保障了。 

  严控招录用编:以退定进,只减不增;空编在先,职能为要。 

  科学合理地配置编制和人才资源,编制计划管理作为源头控制的重要一环,必须加强。2011年,莱芜市专门制定了《关于莱芜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及配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每年初,由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根据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要求和工作需要,核定用编数量,下达年度用编计划。对超出编制计划增人的,不予列编。组织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年度用编计划内安排增人计划,并及时将增人情况抄送市机构编制部门。”强调了部门在招考、录用、调整人员时,必须先有用编计划,符合用编计划。编制部门的全市用编计划确定原则是:以退定进,只减不增,即在一定时期内,依据上年度全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数,按退大于进、逐年减少拟订全市年度用编计划。单位用编计划申报原则是:空编在先、职能为要。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用编一律实行计划管理。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管理的意见》,对空编少于2人以下的,原则上不安排用编计划;空编超过2人的,对单位用编计划设定了诸多程序和条件。 

  “计划管理、程序审批”。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一般于年初一次性计划到位,年内分批次审批使用。 

  “从严控制、留有余地”。申报编制使用计划,应在核定的编制限额内并留有一定空编数额。 

  “职能为要,有保有压”。职能弱化单位一般不再考虑安排编制计划,把有限的计划放在民生保障等全市重点加强的领域。机关后勤全部实行社会化,事业工勤一律不设,行政工勤只减不增,工勤人员一律不批,工勤编制永久冻结。 

  “当年有效,过期作废”。各用编单位提出全年用编计划,编制部门审批后,当年有效,不能跨年度使用。当年未申报用编计划的,编制部门不予审核。编制部门为全市用编计划的大门新上了一把黄金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