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青年论坛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首页>重点专题>青年论坛

践行优化协同高效原则 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效能

2025-10-28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机构编制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原则方法,为我们编办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我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优化协同高效”这一重要原则,它不仅是深化机构改革的重要遵循,更是我们做好日常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优化协同高效原则”中“优化”是基础,“协同”是关键,“高效”是目标,三者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现结合县委编办工作实际分享下我的体会。

一是聚焦“优化”,科学配置职能编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县委编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相统一,将“优化”要求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提升职能配置、编制使用的科学性。优化部门职能配置,充分发挥医养结合示范点效益去年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为唐县镇中心卫生院增加“养老服务、培训”职能,加挂“康养护理中心”牌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今年我们又将这一成功模式推广至殷店、三里岗、吴山镇三家基层卫生院。破解忙闲不均问题,实现编制效益提升。2024年,我们通过对部分承担重要民生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发现存在岗位设置与业务流程匹配度不高、人员忙闲不均等问题。在系统梳理后,我们积极汇报,提出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建议,核减农业、医保、水利系统事业编制61名,并将精减收回的编制用于保障民生和重点领域不仅有效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还盘活了有限编制资源,更打破了“编制归部门所有”的传统思维定式,强化了“编制资源投向与使用效益挂钩”的导向。

二是注重“协同”,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 机构编制工作不仅要“划清边界”,更要善于“架起桥梁”。在乡镇履职清单编制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编办所具有的统筹协调能力和组织号召力。在乡镇履职清单工作中,我们统筹协调全县19个乡镇和67个县直部门,全面对接、沟通并修改完善清单事项。面对存在分歧的事项,我们主动搭建协商平台,将部门请到专班面对面研讨,切实发挥编办“中介”和“桥梁”作用,确保了清单编制高质高效。清单印发实施后,为确保落地见效,我们印发《致镇(场)党委书记、镇(场)长的一封信》和《县直各部门关于落实随县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工作提示函》,推动清单县乡协同落实。在进一步厘清社工部工作职能和运行机制工作中,针对多个部门职责边界不清、易出现工作空白的问题,我们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广泛讨论,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按照上级精神,提出明确主责部门、细化配合部门职责边界的调整方案,除了指定牵头部门外,还通过明确协同责任、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等,为部门间高效协作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优化职能配置,提升整体管理效能。

三是追求“高效”,提升机构运行效能。机构编制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高效运转离不开科学的工作流程,必须勇于对自身的内部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为此我们主动调整了县委编办内部工作细则,优化审批程序:将一些标准明确、条件清晰的机构编制调整和用编核准等适宜简易流程的事项,通过授权方式明确下来,由县委编办直接办理,事后在编委会上进行报告,这既保证了编委对重要资源的集中统一领导,又显著提高了机构编制业务的办理效率。同时,我们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服务,致力于提升全县各单位的机构编制规则意识与业务能力。我们连续多年将机构编制业务纳入全县组工干部培训会议程,采用专题授课、现场答疑业务测试等多种形式,提升全县从事机构编制工作干部的业务水平编制清晰易懂的机构编制业务办理流程图、工作指南、材料清单和各类模板,公开业务股室联系方式,使服务对象“找得到门、问得对人、办得成事”。另外,面对部门提出“迎检”的紧迫任务时,我们以此为契机,化被动为主动,坚决把工作做实,比如当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因迎检提出需要“三定”规定时,我们快速响应即时需求,第一时间主动上门服务,现场逐条研讨,形成规范、完善、接地气的“三定”规定。(随县县委编办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