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的高素质专业化机构编制干部队伍。作为一名机构编制部门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把学习贯彻论述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学”先、“思”深、“践”实。
一、铸牢忠诚之魂“强政治”,校准机构编制事业前行方向
机构编制资源是党的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首先是政治工作。要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机构编制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要胸怀“国之大者”的政治站位。自觉将机构编制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推进,使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要坚守党性原则的政治操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坚决抵制各种干扰和压力,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增强执行力是讲政治的集中体现,乡镇(街道)赋权事项清单编制工作是党中央一项重大决策,是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区委编办高度重视,在市委编办的精心指导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的重要决策部署。作为这项工作的参与者,经过三个多月的日战夜突,我深刻感受到,这项工作任务是对全区机构编制系统干部政治素养、业务能力以及工作作风的全方位检验。办领导常态化与专班成员并肩作战、攻坚克难,每日不仅全面统筹协调各方工作,还深度参与重要事项的研究讨论。经常为了一个单议事项与部门和街道主要负责人反复沟通,组织办全体干部深入研讨、多次向区领导请示,最终按时按质完成此项工作。
二、锤炼履职之能“精业务”,锻造服务大局的过硬本领
机构编制工作是一门科学,专业性强,必须有一支懂行、在行、内行的干部队伍来承担。要成为精通政策的“活字典”。机构编制干部要系统学习掌握党和国家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各项具体规定,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做到烂熟于心、运用自如。要密切关注改革发展动态,及时学习掌握新领域、新业态对机构编制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要成为熟悉情况的“调研员”。精准配置资源的前提是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各部门的职能运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的真实情况,了解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编制需求,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才能提出科学精准、切合实际的机构编制方案。要成为善于管理的“实干家”。要熟练掌握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业务技能,包括机构设置论证、职能配置分析、编制核定标准、动态调整方法等。要树立科学化管理理念,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提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善于做政策解释和思想工作,凝聚共识,推动落实。
三、夯实成事之基“硬作风”,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机构编制部门责任重大,岗位特殊,必须有过硬的作风作为保障。要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在机构编制论证中,要深入分析,科学研判;在推动落实中,要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在清单征求意见反馈阶段,面对各镇(街道)提出的195条修改意见和20余条反馈建议,我办三个小组成员连续72小时奋战不息。大家连夜查阅30余部法律法规,逐条细致比对条款,分类施策、逐项化解难题。通过镇(街道)与区直部门“一把手”面对面协商交流,成功解决分歧事项162项。最终,形成高质量修改方案,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要恪守廉洁自律的底线。机构编制权是重要的执政权力,机构编制干部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要牢固树立“编制就是法制”的意识,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坚决守住机构编制纪律红线。要涵养甘于奉献的精神。机构编制工作本质上是服务工作,要发扬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螺丝钉”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清单编制过程中,办全体8名业务骨干迅速组成工作专班,采用“集中办公、包保负责、挂图作战”这种高效的工作模式。在清单上报审核阶段,全体专班成员自觉实行“711”工作制(早7点到晚11点),正是有这种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编办五天内完成所有争议事项的梳理和调整工作,为清单工作高质量完成夯实了基础。
打铁必须自身硬,工作的高质量离不开干部队伍的高素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将机构编制工作放在加强党的领导、服务好中心工作大局的高度去谋划、去落实;要始终加强学习,立足职责,深研政策法规,切实提升运用政策、破解难题的专业能力;要持续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动力,坚持以顽强作风、过硬本领竞进提质,不断推进机构编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曾都区委编办 姜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