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州市委编办立足机构编制职能,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执要素流动、就业服务、特色产业“三支笔”,绘就强县工程新蓝图,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为乡村振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执“要素流动”之笔,盘活农村资源资产。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起草印发了《关于组建县(市、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的指导方案》。在县(市、区)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合署办公;在镇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站,与财政所合署办公,具体负责辖区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工作。通过为各类农村产权提供规范的流转交易服务,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保值增值,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合法权益,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乡村振兴。目前随州市已被确定为省级试点,正在申报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截至目前,全市农村集体资源发包1026宗,交易额2156万元;农业承包地流转面积100.6万亩,占家庭承包地面积的41%,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
执“就业服务”之笔,提高农村就业质量。为强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着力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在县、镇两级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与人社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合署办公,负责政策宣传、经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事宜。通过“零工驿站”服务就业、“劳务品牌”聚力就业、“合作公司”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带动创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等措施,落实落细就业创业政策,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今年全市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万人,新增返乡创业主体6000个,带动就业1.5万人。
执“特色产业”之笔,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推动乡村合作公司稳健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增色,根据随州自身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在县(市、区)组建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隶属县农业农村局管理,负责乡村合作公司的服务和指导。通过发挥县级乡村振兴投资公司融资领投、镇级合作公司承接监管、村级乡村合作公司经营实施作用,打造“一站式”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推动乡村合作公司规范运作、健康发展。自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新培育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3家,发展乡村合作公司640家,村级企业覆盖率达77%,带动4万余农户户均增收近900元,随州乡村合作公司典型经验做法被国家乡村振兴局专题推介。(随州市委编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