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针对乡镇“看得见管不着”现状,乡镇和部门之间职责边界模糊、协同运行不畅等问题,丹江口市委编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科学规范属地管理事项试点工作,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促进基层明责减负、赋能增效,着力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依法保障的基层管理运行体制,着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定清单,明权责。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牵头”的原则,梳理与基层关系密切的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城镇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民生、高频事项,建立属地管理事项清单,列明县乡双方权责不清、容易推诿扯皮的75个事项,明确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厘清双方职责边界,并制作事项清单说明书和流程图,解决双方“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建机制,强保障。为保证事项清单落实落地,有效运转,丹江口市出台指挥协调、上下联动、职责下沉、考核评价等配套制度,做到“厉兵秣马,制度先行”,增强乡镇“条抓块统”统筹协调能力,以健全体制机制为保障,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和治理能力。
搭平台,畅通道。依托智慧城市平台建设,实行“多网合一”,搭建“乡呼县应”网络呼叫平台,建立呼叫响应工作机制,明确“呼叫员”和“响应员”工作职责,做到“一网受理、一网统筹、一网转办、一网反馈、一网评价”。
强联动,形合力。成立以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定期组织召开协调推进会,研究解决科学规范属地管理试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难题,推进层级间业务协同,确保目标同向、工作同力。
抓跟踪,促落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对清单运行和机制保障运行跟进检查,及时优化调整事项清单和相关运行机制,确保属地管理事项符合基层实际、责任明确、可操作性强,推动事项清单落地见效,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丹江口市委编办王金立、郭修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