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武昌区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区委有关工作部署,以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为指引,以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为载体,以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为切口,着力做优体制、做强基层、做活治理,以体制机制之优筑牢“共同缔造”之基、提升基层治理之效,助力打造共同缔造“武昌样板”,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贡献机构编制力量。
深谋细研,凝聚“共同缔造”共识。凝聚“共同”思想。定期召开区委编办主任办公会和“共同缔造”专题部署会、培训会、协调会、推进会,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各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全面把握“共同缔造”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入研究谋划、有力组织协调、及时部署推进全办“共同缔造”工作,推动全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共同缔造”的工作部署保持高度一致。细化“共同”行动。研究制定《区委编办关于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细化制定《区委编办关于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若干措施》《区委编办关于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若干举措》《区委编办落实〈关于深化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增强基层服务功能的工作方案〉工作要点》《区委编办落实〈武昌区关于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方案〉项目清单》等,明确全办推动“共同缔造”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状”,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精细化落实,确保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营造“共同”氛围。结合区委编办机关党支部到水果湖街道机安社区报道下沉,积极发掘、唤醒和培育社区居民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共同缔造”意识,积极引导构建街道社区、下沉党员、小区物业、能人强人、社会志愿者、全体居民等多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老旧小区疫情防控网,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中推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深入人心。在各类媒介大力宣传区委编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积极行动和务实做法,努力营造机构编制工作有力服务和有效参与“共同缔造”的浓厚氛围。
强基固本,打牢“共同缔造”根基。编制下沉,推动“有人治理”。坚持“减上补下”,向街道下沉调剂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坚持“重心向下”,推动年度用编计划优先保障街道一线,全力保障基层招录招聘实施,推动街道人员力量更加充实;坚持“政策快下”,共同推动街道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转隶干部职级晋升等政策迅速落地实施,更好激发基层干部履职尽责、参与治理的活力。权力下放,推动“有权治理”。制发《街道职权清单》《街道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明确街道权责事项46项、赋权事项141项、执法事项146项,实现“明责赋权”。制定《推进街道赋权承接工作方案》,落实《推进街道赋权事项承接运行确认制度》,组织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签订《赋权事项承接确认书》,厘清区街职责边界,健全赋权事项承接相关指导、培训、监管、保障等支持保障体系,促进接放有序。执法下移,推动“有效治理”。将区城管执法力量的70%直接下放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组织制定《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让基层“看得见”“管得着”“治得了”。组织制定《街道统一指挥协调延伸派驻机构实施办法(试行)》,以“1+4+N”模式开展街道综合执法,即以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为核心,以市场监管、司法、公安、交管等4支“区属、街管、街用、街考”执法力量为常驻,以其他领域执法力量为补充,做到“街道吹哨、部门报道”,推动条块协同联动、齐抓共管。
建章立制,探索“共同缔造”机制。探索建立常态化编制计划倾斜基层机制。坚持编制资源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民生,建立年度用编计划总量60%以上倾斜街道一线机制,加大街道机关、街道直属事业单位、部门派出派驻街道机构、街道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用编计划倾斜力度,全周期做好相关招录招聘支持保障工作,持续强化基层治理人员力量。探索建立动态化街道职权调整明晰机制。建立街道权责事项、赋权事项、区街职责边界跟踪监测和动态调整机制,开展科学规范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试点工作,结合全省统一赋权事项动态调整,以及法律法规、简政放权、机构职能调整和基层需求等,逐步加大赋权事项承接力度,健全权力下放支持保障体系,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探索建立规范化部门职责下沉街道机制。建立部门职责下沉街道准入机制,严格落实并不断完善《武昌区关于建立职能部门职责下沉准入的实施办法(试行)》,严格实施区职能部门职责下沉准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新增事项确需街道承担的,须按规定程序呈区委区政府审核把关,以基层减负促进治理增效。(武昌区委编办周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