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襄阳市委编办围绕“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坚持三项举措巧“破题”,做到上级有部署、体制机制有保障、编制资源供得上,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大创新举措、更强奋进姿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增强识势之明,破“站位”之题,把握高质量发展方向定位。紧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著作选读》等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研讨交流、业务比武等多种方式分层分类抓实学习教育,增强“识势”之明。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动找准机构编制工作服务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切入点,在保障支持重大战略部署、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等一系列重点改革项目上主动对接、超前谋划,打出机构编制工作“组合拳”,打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仗”。
抓实发展之道,破“改革”之题,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局面。依托大兴调查研究活动和全省机构编制系统“五重”工作,聚焦东津新区城市新中心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与人才建设、事业单位改革等重点课题开展专项调研,做好“调”与“研”的结合文章,形成“招”和“策”的实际举措。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建立跨区域跨部门事业编制“周转池”,科学核定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计划,确保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真正用到“钢刃”上。聚焦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强化“数字赋能”,针对基层公务员老龄化、断层化严重的问题,以实名制数据为依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县(市、区)直机关参公单位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情况、存在原因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可行性调研意见,为精准招录公务员、补充干部队伍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提升干事之能,破“尽责”之题,练就适应高质量发展真本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编办“三抓四精五化”工作要求,持续擦亮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党性教育、业务大比武等特色活动品牌,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机构编制专家学者上门授课,组织干部外出学习先进经验,为干部提能搭建平台。开展业务大讲堂活动,打造“科长业务讲堂”和“骨干特色讲堂”,结合重点工作、重点任务自选题目及内容,开展多层次、多频次的业务宣讲、业务交流、业务研讨,通过讲政策法规、工作流程、工作经验,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倒逼干部练出过硬作风、练出实绩实效。将“五重”工作、重大攻坚改革任务、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第一线作为检验干部工作作风、磨砺才干的“大熔炉”,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襄阳市委编办姜雪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