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东县委编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先行县的目标定位,以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为落脚点,执行“服务决策、服务发展、服务落实”标准,切实打好机构编制工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组合拳”,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机构编制服务保障。
服务决策。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政治学习的首要内容,在深学悟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对机构编制工作的要求,结合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职责、结合县级机构编制工作需要破解的难题、结合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研究谋划机构编制贯彻落实的具体政策和务实措施,将打基础管长远和守牢底线作为机构编制服务的落脚点,切实将机构编制的担当和作为,体现在服务决策的标准上。一是部署机构编制基础数据工作,利用中央编办网上赋码和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对所有机构的沿革进行规范清理,推广湖北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4.0版本,实行人员编制“网上办”。二是加大编制统筹力度,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着力解决乡镇教职工编制结构性矛盾。对“小弱散”和职能相同或者相近事业单位进行整合,规范了县扶贫发展中心、县稽核结算中心等8个事业单位的编制配备。三是围绕“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定位,探索性开展12个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性调查研究,为新一轮机构改革提供精准的基础资料。
服务发展。根据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新要求,着力于体系建设的立柱架梁和系统观念。一是以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做好2019年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依托长江和清江的“两江”区位优势,以打造全国“两山”实践示范县的目标任务为契机,进一步细化落实“三定”规定,优化整合职责流程,建成透明便捷的机构编制管理体系,规范部门的履职行为,推进部门的权责清单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二是着力县、乡、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链的建设耦合,推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足额保障所需专业技术人才的编制供给。三是以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为重点,积极探索编制部门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适度分离,积极稳妥推进“编制周转池”建设。
服务落实。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为重点,在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上坚持有保有压,聚焦重点民生领域,保障发展重点。一是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心工作,重点保障民生领域用编需求,分解下达全县招录招聘公务员、参公人员用编和教育事业单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编。二是出台机构编制管理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规范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工作,根据《中共巴东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要求,配合组织、人社部门修订完善《巴东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办法》,进一步规范人员编制管理。三是以机构改革职能配置为切入点,规范部门单位内设机构设置。规范了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等部门内设机构设置;组建县级邮政监管机构,明确相关职能职责;设立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加挂牌子,履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相关职责。四是建立事业单位联动工作机制,在“减材料、减时限”上持续发力,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质效,推行事业单位法人简易注销登记,执行事业单位登记事项服务告知承诺制度。(巴东县委编办晏小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