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行政体制改革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行政体制改革

强化责任担当 守护碧水安澜——宜昌市级水路交通综合执法改革成效显现

2020-07-22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宜昌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地理区位具有唯一性、特殊性、敏感性等特点,境内长江干线及重要支流通航里程678公里,水路客货运量大,待闸船舶船员多,船舶工业高度密集,水路交通运输监管任务十分繁重。在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过程中,宜昌市深入研究中央指导意见,广泛开展调研,积极向上争取,于2019年8月在全省率先单独设立市级水路交通综合执法机构。一年来,水路交通执法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党建引领,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推进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保障,选优配强水路交通执法支队领导班子,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迅速完成转隶人员党组织关系转接,确保党内政治生活正常有序开展。水路支队领导班子持续强化队伍建设,通过定期谈心谈话、组织主题活动等方式加强思想融合,通过科学设置岗位、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加快职能融合,快速释放机构改革的“化学反应”,真正做到合编、合心、合力。
  抓牢主责主业,执法效能显著提升。重拳打击水路交通运输违法行为,累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3起,无1起行政复议及诉讼。组织协调中省在宜执法机构和地方涉水管理部门开展船舶配员联合执法行动,实施行政处罚65起,行政拘留10人,对14艘违法经营船舶依法进行处理。扎实开展长江大保护相关工作,在前期取缔码头216个、腾退修复岸线39公里、生态复绿1213亩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联合执法监管,非法码头整治、岸线资源清理整顿、船舶污染防治在全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评估考核中获得两项优秀、一项良好的优异成绩。持续深化水路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先后组织开展高温消防安全、汛期走锚断缆等专项执法检查,采取“专家会诊”方式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200余项,实现了水上交通生产安全零责任事故的目标。
  紧扣疫情防控,行业管理稳定有序。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全市交通物流保障组成员单位,以严管人员流动、保障货物畅通为重点,切实把牢水路通道离宜离鄂关口,累计检查离港船舶990余艘,确保通过水路离宜船员身体健康,重要物资运输通道畅通,“停不得”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根据交通运输部调度要求,克服物资紧缺、交通管控等困难,高效组织6艘游船和1艘多功能垃圾回收船紧急驰援武汉,展现了交通执法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同时,采取现场调研、电话询问、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全力指导水路运输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防疫物资,向辖区企业逐家发放《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为疫情期间水路运输行业稳定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