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积极探索创新,强化制度管理,持续推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信息规范化管理。
一是精简程序“一条龙”。实现办事指南“标准化”、申请材料“模板化”、办理流程“可视化”,让年度报告公示化繁就简。前来办理业务的事业单位只需提前登录“事业单位在线”,在平台上提交申请,并携带相关的申请表、资料并加盖单位公章,以及现有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就可以随时到现场换领证书。实行网上咨询查询、网上登记、信息公开、网上投诉建议等全事项网上办理,受理、审查、核准、通知、公告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网上“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二是高效办理“一件事”。用好“事业单位在线”平台,相关业务可提前印发一份文件,讲清目的意义、范围对象、程序步骤、工作要求;编好一份指南,讲清时间内容、材料清单、工作流程;制作一份模板,采取“格式+示例”形式,制作《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范本,让经办人员顺利完成填报。同时也要运用好通讯软件,采取“电话+短信+工作群+视频教学”多种方式,图文并茂、针对回复、一次到位,做到实时回复,全天在线不断档。
三是资格审查“一体化”。加强法定代表人资格审查,强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与事业单位改革无缝隙衔接、一体化推进。及时梳理事业单位变动情况,督促主管部门与涉改事业单位,共同做好法人登记手续办理工作。结合全县事业单位改革,集中清理一批“应销未销”单位,对已发文撤销但尚未办理注销登记的事业单位,以电话告之、发函督办等方式推进;对仍不落实的单位,通过采取暂时冻结、回收证书等办法,促其尽快完成注销工作。对于其他登记信息不规范的事业单位,分门别类对相关单位进行针对性指导,加强理论渗透,扫除业务盲点、堵点,切实增强事业单位办理法人登记相关业务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