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重要精神>最新动态

仙桃市编办采取五大措施确保实现控编减编目标

2016-11-16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仙桃市编办采取五大措施

确保实现控编减编目标

 

根据《省编办关于认真做好全省控编减编工作的通知》(鄂编办文[2015]127号)精神,仙桃市编办结合仙桃实际,严格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原则,通过严格总量控制,坚持动态平衡;严格编制审批。推行岗位管理;严格空编科员程序,健全进人制度;严格机构编制实名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清理“吃空饷”问题,努力做到核减编制等办法综合施策,确保全市控编减编工作目标实现。即全市各级行政编制(含政法专项编制)总额控制在省下达的数额内,事业编制总量以2012年底统计数为基数,确保实行只减不增目标。

一、严格总量控制,坚持动态平衡。全市党政机关行政编制(含政法专项编制)严格控制在省核定下达的总额内;事业编制严格控制在2012年底总量内,五年内只减不增,严格控制参加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和其他财政补助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严格控制经费自理事业编制转为财政补助事业编制。从2007年以来,全市财政供养编制始终控制在2.4万名以内。凡部门因职能调整需新增机构编制的,应先从本系统内调减。系统内无法调剂的,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剂,确保全市机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

二、严格编制审批,推行岗位管理。全市结合推进政府机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职责和机构编制整合力度,从源头上控制机构编制膨胀。从2010年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来,除中央、省的重大决策部署外,一律不再新增机构、新增编制,不提高机构规格。确需加强的工作,按照有增有减、撤一建一,在机构和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的原则办理。对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实行减人减编设岗,即每退出1名在编人员,就相应核销1名编制,如果工作需要可增设1个工作岗位。党政机关今后不再新增工勤编制,确因工作需要,可新增工勤岗位,人员一律实行岗位聘用,合同管理,人事代理。

三、严格空编补员程序,健全进人制度。严格执行空编补员制度、用编计划申报制度和领导职数审批制度。凡空编空岗补员,应先向市编委申请补员报告,经审批后在系统内进行调剂或市内同类编制中调配。坚持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空编单位先批后进。从严控制使用编制,凡属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能解决的岗位,不予批准使用编制。

四、严格机构编制实名制,加强监督检查。从2004年以来,在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人员编制证书管理。从2006年以来,全市按全省统一部署全面开展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制定并完善了相关程序,规范了一整套实名制管理办法,从制度上确保人员编制“管得住,管得好”。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行编制数、实有人数、财政供养人数相对应。除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等外,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全部实行实名制管理。

五、严格清理“吃空饷”问题,努力做到核减编制。一是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市编办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编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核减“吃空饷”单位编制工作的意见》,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政策界限,坚决杜绝走过场、搞变通、图应付。同时向市编委会作了汇报,争取有力支持和坚强保障。二是加强协作,凝聚合力。积极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细化部门间的职责分工,构建起多向联动的管理机制。首先由组织、人事部门对“吃空饷”人员开展清理,提供出“吃空饷”人员名单;编制部门精准核减“吃空饷”单位编制;财政部门核减“吃空饷”单位工作经费。相关部门间的密切配合,形成了工作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三是深入指导,勇破难题。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及时收集在核减“吃空饷”单位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形成问题清单,对共性问题统一答复口径,集体研究解答,保持面上的平衡。对个性问题及时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和协调指导,倾力破解各类难题,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工作推进中的阻力。四是强力督办,狠抓落实。为推动该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市编办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督查小组,通过定期督查、专项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核减“吃空饷”单位编制工作进行全程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