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编办这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已有半年,我一直在办公室综合协调岗位工作。衷心感谢各位领导的悉心指导与同事们的热情帮助,让我能够快速融入、不断成长。下面,我将围绕《习近平关于机构编制工作论述摘编》,结合当前实际工作,与大家分享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体会在“乡镇履职事项清单”编制中:党的全面领导是清单的“定盘星”
在牵头编制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时,我们遇到不少职责边界模糊的问题。起初,各方争议不小。后来我们明确了一条核心原则:凡是涉及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的关键职责,必须作为乡镇的主责主业予以强化和保障。比如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我们通过清单形式,将乡镇党委的领导责任、统筹协调功能清晰地固定下来,确保了党的“一根钢钎插到底”,避免了责任虚化。这让我认识到,我们的工作就是在用“清单”这种形式,为加强党在基层的全面领导提供制度性保障。
第二,体会在迎接“省委编办调研”和“开发区编制清单”工作中:党的全面领导是改革的“导航仪”
前段时间准备省委编办机构编制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调研,以及梳理开发区与属地单位、所属权属公司职责边界清单,我有个很深的感触:无论是改革还是管理,方向至关重要。在开发区,我们着力厘清管委会与市场、与企业的权责边界,但前提是必须强化开发区党工委在把方向、谋大局、促改革上的核心作用。清单里,党工委领导经济发展、党的建设等职能是放在首位的、是刚性的。这让我明白,我们的改革不是削弱党的领导,而是通过优化体制机制,让党的全面领导在特定领域更加精准、高效。
第三,体会在“乡镇改革运行情况调研”中:党的全面领导是运行的“黏合剂”
我们下去调研乡镇机构改革后的运行情况,发现一个现象:凡是综合行政执法、便民服务等运转顺畅的乡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乡镇党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得好。反之,如果党委领导弱化,几个单位就容易各自为战。这生动地说明,机构“物理重组”之后,要靠党的坚强领导来实现“化学反应”。我们的机构编制工作,不仅要设计好机构的“骨架”,更要通过职能配置和机制设计,保障党这个“中枢神经”指挥有力、贯通全线。
第四,体会在“筹备编委会”过程中:党的全面领导是资源的“指挥棒”
参与筹备编委会,让我对“党管机构编制”有了最直观的认识。每一次上会审议的事项,无论是设立一个机构,还是调整几名编制,其背后都是如何更好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保障党的执政资源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做的所有前期论证、协调沟通,最终都是为了确保机构编制资源能够精准投放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最关注、最关键的领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的岗位,守的是党的执政资源,必须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把这条主题主线融入日常,在具体工作中见行动、见实效。(随县县委编办 余金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