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青年论坛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首页>重点专题>青年论坛

读懂机构改革的“变”与“不变”

2025-10-28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总结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重大成就、宝贵经验、职责定位和使命任务,蕴含着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科学方法,对于推动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机构编制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同历史时期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历次机构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渐行渐变的过程,蕴含着“变”与“不变”的内在逻辑,我们只有读懂其中“变”与“不变”的时代规律,筑牢应变求变根基,才能在“变”与“不变”中明晰方法路径、汲取奋进力量。机构改革工作“变”与“不变”的辩证智慧,既是遵循探索改革实践规律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揭示,也是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具体体现

一方面,我们要准确把握机构改革的全新“变”局。必须深刻认识到“机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对党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求在变,供给就不能一成不变,改革进入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的攻坚期、深水区,改革方式也应该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转变为系统集成、全面深化

另一方面,我们要锚定机构改革“不变”的内核。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不移,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改革成功推进的根本保证,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要坚持人民至上矢志不渝,这是改革的初心宗旨和价值取向,因为只有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要坚持改革的目标方向始终不变,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

一、读懂机构改革的“破立并举”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破”即革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立”即校准机构改革的目标任务。“破立并举”强调的是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既不能动辄改变,也不能一成不变。党政机构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比如,改革开放以来,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到服务新时代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工作,机构编制部门经历了6次较为集中的变革,广水为例,编办从设在组织部,到归口政府办管理;从挂靠人事局,到二次单独设立2019年党政机构改革时,又全面调整编委领导体制和编办管理体制,明确归口组织部管理,并由组织部副部长兼编办主任。这些改革历程遵循着最根本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读懂机构改革的“知行合一”

机构改革既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对改革进行整体谋划、集成推动,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行、协同性;又要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这个过程蕴含着“知”“行”辩证统一的重要方法论。比如,在最近两次党政机构改革工作中,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更好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老龄工作职责就经历由民政部门划入卫健部门,并再次划回民政部门的过程。同样,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统筹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乡村振兴机构先后经历扶贫开发办公室更名,在农业农村局加挂牌子,不再保留单独设置的乡村振兴局的变动。这些改革动作都是根据当时的形势任务作出的适当调整,部门机构虽有“反复”,但并不是简单的“ 翻烧饼”,而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螺旋式上升。

三、读懂机构改革的“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是机构编制工作的总基调。“稳”即高瞻远瞩、谋定而动,确保改革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即主动求变、科学应变,不断增强改革的开拓性、创造性。“稳”和“进”体现的是改革的持续发展之道,因为机构改革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改革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比如为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镇办就经历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编制街道职权清单,调整完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编制履职事项清单等改革。这一系列的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动作,就是在“稳”的前提下主动求变,不断的优化完善基层管理体制机制,破解基层治理痛点、堵点、难点,蹄疾步稳走好每一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变”与“不变”是形势规律,识变、应变和求变是方法策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以“不变”的履职尽责,“不变”的初心使命,“不变”的担当作为,打牢“识变”之基,提高“应变”之策,升华“求变”之效,牢牢掌握主动权,乘势而上,砥砺前行,不断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广水市委编办 毛德伟)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优化编制资源配置 保障服务中心大局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