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规范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沙市区委编办依托机构编制大数据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结合机构编制年报统计、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念好“实、用、严”三字经,推动机构编制资源精准配置、规范运行,为加速推进中心城区向城市中心跃升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一、以“实”为根本,夯实数据基础
依托平台规范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及时、准确掌握全区机构编制信息。一是实时更新系统数据。对照部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情况,对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数据进行及时更新,从2023年4月至今使用平台更新信息10000余条。二是加强系统线下管理。建立全区机构编制业务联络员制度,确保各单位机构编制业务办理明确到人、责任到人。业务股室工作人员对各地各单位提出的业务问题做到及时协调指导,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数据核查,形成闭环管理。三是做好年报统计工作。按照省、市年报统计要求,第一时间组织64家一级部门开展机构编制年报培训,要求各地各单位严格按照省、市填报口径以及市委编办反馈数据校验结果对系统数据修改完善,做到“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
二、以“用”为导向,服务科学决策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用”为导向,充分发挥平台数据汇集优势,服务机构编制科学决策。一是科学下达招考用编计划。通过平台统计分析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数据,全面掌握各地各单位空编率、年度自然减员数量、在编人员年龄结构等情况,为科学下达招考用编计划提供重要参考。二是支撑改革政策落地见效。在2024年度机构改革过程中,依托平台精准掌握涉改部门人员情况,严格按改革政策、职能调整划转人员,确保涉改人员准确定位,平稳、有序、按时完成转隶,助推改革任务落实落细。三是探索“编制周转池”机制。依托平台管理、使用人才引进周转池编制,出台《沙市区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从全区事业编制总量中统筹100名事业编制,用于重点领域行业补充紧缺人员。近年来,通过使用周转池编制为发改、经信、财政等经济发展部门补充了金融、经济、国际贸易专业技术人才,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以“严”为纲领,筑牢纪律防线
坚持将“严”的基调贯穿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全过程,筑牢机构编制纪律“防火墙”。一是实时预警监测。结合平台监测预警功能,将动态监测与统计分析紧密结合,提前预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到龄未退休人员超期未办理的予以工作提醒,2024年共发提醒函5件。二是强化刚性约束。将机构编制管理大数据4.0平台运行情况纳入区委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监督范围。近年来,对全区16家单位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配备、职责履行等情况进行督查,化解难点更精准、资源配置更高效、分析研判更科学。三是坚持内外联动。加强编办内部股室联动,依托平台及时做好机构编制预审核查。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沟通,从细从实开展业务审核,严把用编进人关口。
(沙市区委编办 刘江林 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