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湖北黄石市编办立足部门职能优势,在严控机构编制的总体原则下,高扬改革创新大旗,以整合盘活机构编制资源为抓手,不断推进管理方式革新,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强有力保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创新党校办学方式,为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提供保障。按照办大做强市级党校的总体设想,以大教育、大培训为目标,从三个方面对市级党校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一是以资源全局整合为原则,撤销城区党校,合并市直机关工委党校,建立城区联合党校,形成了党校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网络培训初步应用,开放竞争、优势互补的办学体制,得到了中组部的充分肯定。二是实行主辅分离。将原党校从事园林绿化、清扫保洁、后勤服务的人员从单位剥离,设立相应的服务中心,实行市场化运作。三是推进分类管理。根据工作职责和办学规模,制定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编制审核标准,并依据两类人员的不同性质,将管理人员纳入参公管理,将教学人员实行技术职称管理,不仅确保了人员力量向教学方向的倾斜,也极大地激发了不同岗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整合人员编制资源,为改善公务员队伍结构提供保障。按照人员编制资源总量控制、全局整合的原则,动态掌握了各级各部门人员编制情况,并根据职能变化、资源集中等情况调整人员编制。一是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行政机构整体剥离,改变其机构性质,向改革要编制;二是按照建立有限型政府的思路,积极推进部门职能转变,适时减控人员编制,向效能政府要编制;三是根据有关部门在编人员自然减员的状况,调控人员进出,向管理要编制;四是按照“大部门”、“大科室”的思路,推进各部门职能集中,功能集成,向资源整合要编制。由于我们不断开展人员编制的“加减乘除”工作,才确保了我市人员编制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有效地保障了选调生安排、军转干安置、村干部转公以及党政机关干部遴选等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工作的顺利推进,为改善优化公务员队伍人员素质创造了条件。
三、科学配置领导职数,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保障。在配备各级各部门领导职数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严格遵循领导职数配备的有关规定,做到不突破,不变形;另一方面,按照领导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在政府有关部门核定了一定比例的非党领导职数、一定比例的女性领导职数和经济师、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等专业性技术领导职数,确保了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更趋合理,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我们在坚持原则性的前提下,采取弹性控制的办法,适量配备过渡性领导职数,为领导干部的交替和年轻干部的成长提供保障。
四、改善机构编制管理方式,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保障。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相关政策和要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一是对经营性事业单位实行转企改制,注销人员编制,只实行事业法人登记管理,为其成为市场主体创造条件;二是加大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的整合调整,在控制人员编制总量的前提下,对业务交叉、职能同构的单位进行兼并联合,调整其布局结构;与此相适应,在教育、卫生等领域按照管政策、管标准、管结构、管总量的“四管”原则,制定不同行业人员编制标准、岗位结构标准,为引进专业技术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开设“绿色”通道,初步达到了引天下才、用天下才的目标。(黄石市编办综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