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一)立项依据
(二)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
(三)项目实施情况
二、项目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一)项目绩效管理情况
(二)项目实际完成情况
三、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项目绩效目标和项目业务制度有待完善
(二)工作经费指标量化难度大
(三)管理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
四、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科学性与执行力
(二)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进一步加大财政管理培训力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央关于深化党政机构改革文件提出了进一步简政放权、改进服务方式的要求。各地各级在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措施, 如先鉴后验、权责清单动态管理、不见面审批等方式, 减少中间环节, 方便单位群众办事, 取得了较好成效, 受到了社会好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并考察学习,全面推动“放管服”改革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文件精神,大力推进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理顺政府部门间的职责关系。经向市财政局申请、人大批复,设立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项目,以更好地完成相关改革服务工作。
经费来源:2019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项经费由市财政局拨付。决算支出4.46万元,其中:
①办公费0.91万元;
②商品和服务费3.55万元;
其中:差旅费0.26万元;印刷费0.6万元;维修护费0.55万元;水电费0.51万元;设备购置等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63万元。
在市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各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规范和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落实专门力量,细化任务分工,加强协同配合,确保权责清单各项工作衔接有序、及时到位。
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对依职权类别事项清单工作的审查,并督促指导有关单位及时做好调整更新等工作。政务服务管理机构重点对依申请类别事项清单与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衔接的审查。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权责清单事前合法性审查和事后备案审查工作,对部门落实权责清单制度的合法性进行指导监督。市直和县(市、区)各相关部门负责做好事项对应调整和要素信息完善工作,负责本系统权责清单的全面性、准确性、合法性、规范性,负责按系统梳理规范并动态管理权责清单目录。编办、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部门进行合规性审查,司法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经政府常务会审议同意后予以公布。
发文:《市审改办关于公布市直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通知》、《关于抓紧完善权责清单要素信息的通知》和《关于规范和完善市县两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的通知》等。
二、项目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2015年9月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开展了市级行政职权清理规范审核工作。2016年,对照省里公布的县(市区)级通用权力清单,全面开展对市政府各部门权责清单清理。4月11日,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并通过了市直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涉及市直部门和单位44家,行政职权2932大项3928项。其中,行政许可186大项341项,行政处罚1795大项2587项,行政强制139大项144项,行政征收25项,行政给付24大项32项,行政检查207大项219项,行政确认129大项136项,行政奖励7项,行政裁决12项,其他类(行政服务、行政备案、审核转报等)408大项425项。4月25日前,市政府办、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将市直部门行政职权基本信息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单一表”)和运行流程图分别在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中心网站予以公布,相关部门在各自网站公布本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湖北省行政权力清单管理办法》规定,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国务院、省政府分5批下放、调整及取消的事项,组织各部门及时梳理依据、界定职能,动态更新市县两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14次,调整事项199项。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运行作为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纳入到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中。
2019年,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职能调整需要,抓紧规范和完善政府各部门权责清单,将权责清单调整情况纳入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考核指标,严格区分、有效界定部门职责,推动权责清单与部门“三定规定”有机结合,目前,涉及42家部门的3903项清单已基本梳理完成,将由省政务管理办统一推送至湖北政务服务网一网公开,同源发布。
(二)项目完成情况
市、县两级权责事项的名称、类型、设定依据、责任事项等要素,规范完善权责清单目录,实现省、市、县三级权责清单目录要素基本一致,同层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权责事项数据基本相近,做到横向可比对、纵向可衔接。
充分发挥权责清单核心和基点作用,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行政执法事项、跑动次数事项、中介服务事项等清单规范,实现“数据同源、一网服务”,实行动态管理。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负责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牵头组织依申请类别的事项与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有机衔接,对事项清单进行对应调整和审核。市委编办负责依职权类别事项清单调整工作的审核等。司法局负责牵头组织与政府部署的推进行政执法中主要执法事项清单、重大执法事项清单等梳理工作衔接,避免权责清单与执法事项清单“两张皮”。
根据权责清单执行情况,研究建立履职评估机制,健全相应的指标体系,跟踪监督履职情况,逐步把权责清单打造成政府部门履职清单,推动政府部门按清单履职尽责。同时把权责清单作为设置机构、配备编制和划分部门间职责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推动政府科学履职。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项目绩效目标和项目业务制度有待完善
(二)工作经费指标量化难度大
我办的评价项目主要是日常工作费用,没有具体的项目产出,各项指标的设定难度较大,在评价工作中,对部分指标的支撑材料收集难度大。在绩效评价中无法设定了明确指标值。
目前,我办财务人员对绩效管理工作已经掌握了基本工作方法,对绩效管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运用绩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管理还没有明确的方式方法。如何进一步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提高管理绩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历史经验和我单位特色,对预算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和持续优化,提高预算编制预见性。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预算资金的执行,并分析预算执行偏差原因,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继续探索研究有关工作经费绩效评价指标设定,力求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符合我办工作实际的指标体系。做到绩效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