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2018年度行政审批及网站标识专项经费)
项目名称: 2018年度行政审批及网站标识专项经费
项目单位:中共黄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部门:中共黄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评价机构:中共黄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7月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立项依据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文件精神,切实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大精简行政审批项目,理顺政府部门间的职责关系。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积极探索,力求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经向市财政局申请、人大批复,设立了“行政审批及网站标识专项经费”项目,以更好地完成相关改革和网络标识服务工作。
(二)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
1、经费来源:2018年行政审批及网站标识专项经费由市财政局拨付。决算支出8.09万元,其中:
①办公费4.52万元;
②商品和服务费3.57万元;
其中:差旅费1.42万元;水电费0.94万元;劳务费0.62万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0.59万元。
(三)项目情况
1、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审改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以深化“互联网+放管服”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统筹谋划,狠抓落实,强化督导,积极主导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破除了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了行政效能、激发了市场活力。
2、建设维护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网络,实现机构编制数据共享、机构编制信息适时更新汇总、实名制信息实时查询等多项功能的机构编制信息数据库,并在对机构设置、编制核定、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情况进行制度约束的同时辅之以系统程序的实时监控。
二、项目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项目管理情况:
一是注重发展需要。先后两次组织11个部门召开协调会,结合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复比对和甄别,梳理编制事项目录,出台了《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对39项审批频次比较高、改革后效果比较明显的行政许可事项先行改革。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围绕转变审批方式、实施告知承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进一步细化试点任务清单,督促14个职能部门分别制定了落实方案,明确了配套制度措施。同时,积极组织相关窗口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抓好政策宣传。3月份,改革在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正式实施。
三是强化跟踪管理。对简化审批手续、实施告知承诺的15项审批事项,7月份,再次组织相关部门集中研讨,规范具体操作办法,并实行推进情况月报告制度,及时汇总各部门实施情况,改革政策惠及108家各类市场主体。对纳入试点的事项整合后,对110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12月20日,改革已在全市全面推开。
四是严格信息管理。推进“互联网+业务工作”的建设。推动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单位客户端向市直主要机关事业单位覆盖,初步建立起与上下级编办以及与市直各单位的信息核对与共享的工作系统,打造机构编制管理的线上管理平台。加强同事业单位年报工作的对接,做好网上名称服务管理和使用情况检查。实现机构与域名的一一对应,为“互联网+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创造条件。继续做好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巩固编制政务公开内容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强化社会监督,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和答复网上投诉和咨询建议。
项目完成情况:
1、开展“标准地”改革调研:时时推进。
2、积极试点“证照分离”改革,着力破解“准入不准营”:及时完成。
3、实行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及时完成。
4、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动态调整管理工作:及时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项目绩效目标和项目业务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行政审批及网站标识”项目的主要任务是改革,改革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任务,且当年目标值难以量化,主要通过对比当年改革任务台账与实际完成情况考察改革任务完成率、调研和培训工作完成率。项目业务制度有待完善。市编办牵头成立了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指导改革工作,但日常工作参照单位工作制度执行,尚未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方面的专项业务管理制度。
(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虽然我办财务管理制度总体上较为健全,制定了合规、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但暂时还未制度专门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四、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科学性与执行力
根据历史经验和我单位特色,对预算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和持续优化,提高预算编制预见性。采取有效措施落实预算资金的执行,并分析预算执行偏差原因,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继续探索研究有关工作经费绩效评价指标设定,力求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符合我办工作实际的指标体系。做到绩效的“科学化、规范化、精心化”管理。
(三)进一步加大财政管理培训力度
建议市财政局在预算编制、决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方面多加强业务培训和交流,提供机会让各部门各行业之间能多交流,多学习,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