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风(记者 胡颖)10日,黄石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在磁湖剧院开幕。
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召集人周先旺主持。大会应到代表339名,实到代表324名,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8时30分,周先旺宣布黄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长董卫民代表黄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为三部分:“十二五”时期回顾和2015年的工作、“十三五”目标任务和2016年工作安排。
董卫民在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时期是黄石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战略,励精图治、奋力拼博,“十二五”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跃上了新台阶。
董卫民说,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工作总要求,坚持“打基础、管长远”不放松,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深度转型、逆势而进。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20亿元,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1354亿元,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6亿元,增长12.5%;外贸出口16.64亿美元,增长1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和10.1%。
董卫民在报告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是黄石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关键时期。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推进经济社会深度转型,全面提升区域中心功能,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2049年全面建成现代化特大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董卫民说,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也是我市抢抓新机遇、实现弯道超越的关键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经济下行持续加大的压力,我们将顺应大势,抢抓机遇,提振精神,扎实工作,坚持逆向而进、负重发展,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段发力,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201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5‰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董卫民强调,今年要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以振兴黄石制造为引擎,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大冶湖生态新区为龙头,加快建设特大城市;以黄石新港多式联运为切入点,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激发发展潜能;以承办省园博会、矿博会为抓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大会还表决设立黄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的决定(草案)、表决通过黄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组成人员及有关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办法(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