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重要精神> 最新动态

黄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研究议定出台2015 年机构编制工作要点

2015-02-25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黄石市2015 年机构编制工作要点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的总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机构编制工作各个环节,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为加快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和推进鄂东特大城市建设,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以中央、省、市精神为引领,突出重点认真谋划

  1、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活动。全面、准确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有关重大理论观点和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2、加强调查研究统筹谋划工作。加强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工作中亟需破解的重点问题以及领导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研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总体考虑、重点任务、时间安排。协调做好市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2015年上半年完成市、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做好市直部门“三定”和体制调整工作,并适时开展“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评估,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市本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督促指导县(市、区)抓好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同步完成改革任务,并按照时间节点,适时对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进行评估验收。

  4、加强对县(市、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指导协调。指导县市组织实施3-5年政府职能转变总体方案,适时开展总结评估。继续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完善乡镇政府功能。

  5、深化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调整。上半年完成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摸清我市法院、检察院机构、编制和人员等基本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机构编制和上划人员的审核、认定、移交等工作,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配合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做好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的相关工作。探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力争在食品药品安全、市场监管、农业和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减少执法层次,整合执法队伍。

  6、继续推进各类改革试点。总结推广经验,完善配套措施。会同或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教育、生态文明等专项改革相关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试点的县级公立医院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和推行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研究总结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工作,开展有关改革试点的相关调研工作。

  三、以社会事业发展为动力,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7、推进行政类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做到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两个不突破”,对涉及的职能调整、机构整合、人员编制等相关问题统筹研究,推动相关行政职能回归机关。配合有关部门研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涉及的机构编制、财政税收、人员安置、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经营发展等共性问题,指导行业主管部门推进本行业所属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指导县县(市、区)编办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全面整合县(市)有关部门检验检测资源,抓紧建立综合性的公共检验检测平台。

  8、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规范市直公益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重点做好职责任务、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规范工作。指导市、县(市、区)规范并创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协调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深化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政策。

  9、创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全面启动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和开办资金确认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事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失信名录库,研究制定失信名录公示办法。推动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完善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

  四、以厘清市场主体为目的,大力清理规范中介机构

  10、清理规范市场中介机构。继续分类推进从事中介服务事业单位改革,协调有关部门完成市场中介机构与主管部门实行机构分设、人员分开、职能分离、财务分账、办公场所分开的“五分开”工作。限期解决“双重法人”登记问题,稳妥推进从事市场中介服务事业单位脱钩改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监管制度,规范市场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制定政策措施促进市场中介机构规范发展。

  11、推进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清理规范。对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进行清理、审核和认定,规范企业投资前置审批和中介服务环节。

  五、以提高资源效用为核心,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12、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制定市直控编减编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对各地控编减编工作的指导。创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动态调整办法,建立机构编制审批和调整评估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工作的会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13、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机构编制部门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协作机制,推动机构编制管理情况纳入审计工作内容,探索机构编制管理内容纳入巡视检查范围。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超职数配备干部、“吃空饷”等问题的治理工作。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网上信访和“12310”举报电话的受理、督办和调查核实,加大对违纪违规问题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

  14、加快推进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积极指导全市机构编制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巩固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成果。严格党政机关网站的开办审核、资格复核和网站标识管理,启动社会组织网上名称管理工作。改善办机关协同办公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15、探索编制卡片管理新模式。对相关调整规范单位人员编制卡片进行更新。通过规范办理建卡程序,进一步覆盖中文域名和网上挂标工作。

  六、以整改落实为契机,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16、进一步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整改事项。根据市委统一部署,结合机构编制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有效推进确保限期整改的项目落实到位。

  17、做好对县(市、区)编办的指导与服务。密切联系基层,完善调研工作机制,组织县(市、区)编办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及时研究答复县(市、区)编办请示事项。进一步改进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以工作手册和网情汇编为载体,不断提高时效性和广泛性。

  18、提高机关运转的科学化水平。加强机关工作统筹协调,保证各方面的有序衔接和顺畅运行。进一步理顺内部工作机制,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围绕市委、市政府大局,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推进。推进机关信息化办公,做好机构编制政务信息宣传工作,做好重大改革问题的专项调研,做好机关后勤服务保障等工作,严控机关“三公”经费。

  19、建设信念坚定、敢于担当、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完善科学决策、责任分工、层级落实、与群众联系等机制,在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形成重团结、重担当、重实干的风气。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干部的培养锻炼和教育管理,打造一支政治和业务过硬的机构编制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