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红安县委编办围绕“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思想学习,增强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发扬“干、比、抢、拼、闯”精神,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三学三比”,切实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政策水平、服务能力。
学党史。精心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利用好红安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开展“四史”学习,通过学习红安红色革命历史和“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加强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觉悟,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学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章党规教育,在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化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和把握,不断增强编办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机构编制工作始终坚持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
学政策。开展经常性业务学习,通过采取集中学习、各股室负责人授课等方式,及时掌握新政策、新知识。强化《条例》和《工作规程》等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学习,把政策学习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全过程,把政策学习贯穿于机构编制管理的全流程,把政策学习贯穿于推动机构编制工作落实的全方位,把学政策作为自我需求,真正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提升本领。
比服务。坚持学史崇德,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强化服务意识,优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持续推进机构编制“不见面”审批,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全部由线下办理转变为线上办理,实现机构编制业务办理“零跑腿”。加强对各部门机构编制事项的指导和服务,及时研究各部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比能力。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机构编制干部队伍。通过工作总结、调研调查和机构编制日常管理,查找问题,商讨措施,提高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强化创新思维,创新工作举措,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能力水平,让每名干部都成为机构编制工作行家里手。
比贡献。立足本职工作,把自身岗位作为突出贡献的主阵地,坚持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干部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发扬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勤恳奉献、忠诚实干,对安排部署的任务,不讲条件,主动落实,持续保持争一流的工作劲头,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等关键领域,为红安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黄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