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在城市社区人员资金力量配备上做“加法”,在工作负担上做“减法”,在优化社区管理服务上做“乘法”,在化解矛盾上做“除法”,努力实现居民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全面补齐城市社区治理短板。
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做好“加法”。建好三支队伍。一是选优配强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形成了结构合理、来源广泛、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二是健全社区工作者管理机制。实行市统一招聘、街道统一管理、社区统一使用,配备一支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需要的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三要建好志愿者服务队伍。加强对志愿服务的有序引导和组织,推进志愿服务社会化、制度化。
减轻社区工作负担,做好“减法”。建好三张清单。一是全面梳理社区工作事项,建立社区服务事项清单。二是严格落实社区事项准入制度,建立社区小微权力清单。三是加强对社区项目支持、资源统筹和能力指导,建立社区考核事项清单,实行街道统一对社区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评比。
优化社区管理服务,做好“乘法”。落实三项工作机制。一是健全落实社区“大党委”和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建、难事共解等“五事联办”。二是健全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三方联动”机制,推动物业服务覆盖所有居民小区,坚持每月至少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召开1次联席会议,通报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情况,研究小区物业管理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三是健全落实资源服务管理下沉机制。推动“小区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形成发现、调配、处置、评价和考核各环节的闭合系统。
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做好“除法”。建立好四项机制。一是创新思想交流沟通机制。城市社区基层治理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问题,由社区党组织主导开展协调会、恳谈会、评议会等协商议事活动等,及时了解党员、群众思想动态,及时解开思想“疙瘩”。二是创新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推行“居民点单、党员中心户接单、支部下单、党员领单、民意评单”等“五单”服务模式,广泛征集居民群众“微梦想”、“微心愿”、“微诉求”,采取固定服务事项与临时服务事项相结合,有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创新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敲门工作法”;落实小区楼栋包保责任,有突发事件、矛盾纠纷必到,对特困人员、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必访,做到琐事不出小区、小事不出社区。四是创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夯实联防联控基层基础,动员驻社区单位、居民群众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建立转换机制,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组建应急队伍,做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