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研”字上下功夫,为优化全县教育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打牢坚实基础。3月中下旬,收到《省委编办关于加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调配力度全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通知》文件后,来凤县委编办立即会同县教育局开展全县中小学校机构编制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形式,掌握2022年春季学期全县学校布局、办学规模、教职工配备、临聘人员等基本情况,了解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应对思路和策略,为做好教育系统机构编制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是在“谋”字上下功夫,为优化全县教育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提供有力支撑。来凤县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重振来凤教育辉煌,为全力保障我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来凤县委编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站在全县教育事业发展高度,精细谋划教育机构编制管理相关工作,通过深挖余量、盘活存量、收回闲置编制等方式加强事业编制内部挖潜,以满足教育增编需求,切实为县委编委决策教育系统机构编制工作当好参谋助手。
三是在“争”字上下功夫,为优化全县教育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创造最大空间。为全力保障教育编制需求,在达到国标的基础之上,根据《省委编办关于乡村小规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教职工编制核定标准的意见》文件,采取最高标准,即乡村小规模学校按照班师比1:2.5比例、乡镇寄宿制学校按照编制增加额20%进行核定。4月初,经来凤县委编委会研究同意,已分学段核定教职工编制总量。4月底,经来凤县教育局党组研究同意,将编制分配至各个学校,完成编制备案。
四是在“管”字上下功夫,确保编制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发展。通过调研掌握教职工病休、借调等情况,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全面清理挤占挪用教职工编制、各种形式“吃空饷”、非教学单位抽调、借用教职工等问题。依托机构编制管理大数据平台,对临聘教师与在编教师实行统筹总量管理,确保新进在编教师上岗与临聘教师清退同步实施,避免教师资源过剩。
五是在“优”字上下功夫,确保编制资源更多地用于教师队伍建设。采用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后勤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优化编制使用结构,能由社会提供的后勤服务等岗位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进一步压缩非教学人员数量,将中小学编内专职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后勤人员等非教学人员控制在教职工编制数的8%以内。(来凤县委编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