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重要精神>工作动态

优化布局结构 助力司法为民 省委编办扎实做好全省人民法庭机构编制 服务保障工作

2023-08-14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近年来,省委编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加注重强基导向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夯实基层基础、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湖北、法治湖北的要求,深刻认识人民法庭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政治意义、法治意义、时代意义,着眼集约利用审判资源和健全司法便民服务网络,将指导推动全省人民法庭布局优化调整及履职运行情况作为领办民生实事项目,积极会同省法院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为助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全力做好机构编制服务保障。

  一是在盘清底数上摸实情。适应法院系统机构编制上收省级统后人民法庭建设发展的新任务新需求,进一步提升全省法院系统机构编制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省委编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会同省法院在全省法院系统开展了机构编制信息核查建档工作,全面摸清了基层人民法庭设置现况历史沿革等信息,分析梳理了人民法庭机构编制保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了“机构清、编制清、职数清、沿革清、问题清”的目标为规范管理优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在优化管理上用实招。针对人民法庭体量大、分布广,运行中存在的“调整不便,管理不畅”等问题,在与省法院反复调研沟通的基础上,研究印发了调整全省人民法庭机构设置审批权限的文件,明确省法院党组在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的人民法庭总量内,根据工作需要,审批人民法庭新设、重启、更名等机构编制调整事项,报省委编办备案。  

  三是在调研指导上下实功。确保人民法庭布局调整工作高效推进、按时保质完成省委编办主要领导带队多次赴省法院、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开展调研,动加强沟通联系,定期了解工作进度,对人民法庭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机构编制问题及时研究答复,积极为部门解难题,为基层办实事。  

  四是在解决难题上使实劲。对省人大代表提出的“设立钟祥市人民法院大洪山生态法庭、黄冈市白莲河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示范区环境资源法庭”等建议,主动与代表和省法院沟通联系,同步纳入全省法庭优化布局调整并研究解决。为缓解调研中普遍反映的编制资源不足和结构性不平衡等矛盾,创新思路办法,探索建立政法系统编制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定动态调整办法,积极推动编制资源向案件量多、基层治理任务重的地区和单位倾斜,会同省法院研究制定部分市县法院系统编制动态调整工作试点方案。按照“放权、减负、增效”思路,进一步规范优化日常用编、编制实名登记审批流程和人民法庭的人员编制管理,全面实现网上不见面审批。  

  五是在助推履职上见实效。持续优化人民法庭审判职能定位,不断完善诉讼便民利民举措,首轮布局调整,全省设置基层人民法庭573个,其中,保留运行504个,重启运行45个,新设24个,撤销21个,更名42个。同时,在全省未设法庭的乡镇共设立548个法官工作室、473个诉讼服务站698个巡回审判点,形成“庭室站点”四位一体的诉讼服务网络在此基础上,省委编办会同省法院围绕基层人民法庭首轮布局调整后履职运行情况开展了调研评估。7月份,组成调研组赴荆门、京山、钟祥等地人民法院派出法庭进行了实地调研评估。通过优化管理、调整布局、完善保障,进一步优化了人民法庭布局结构,整合了工作力量,理顺了体制机制,基本实现了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人民法庭审判办案质效进一步提高,“三个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桥梁纽带、前沿窗口作用进一步发挥成为参与、服务共同缔造生力军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