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主题教育工作有关安排,7月3日至4日,省委编办副主任沈方龙带队赴京山、钟祥等地调研人民法庭优化布局调整、机制运行、功能发挥等情况,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屈家岭法庭、京山市人民法院雁门口法庭和钟祥市人民法院东桥法庭、郢中法庭,实地查看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窗口、审判法庭、党员活动室、办公区和宿舍,与省法院、当地编委、编办领导和当地法院、法庭主要负责同志、干部代表开展个别访谈,集中听取荆门市、京山市、钟祥市法院及部分人民法庭的工作经验做法和意见建议,详细了解人民法庭设置、人员配备、履行职责情况、存在的困难,并就机构编制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的体制机制问题,重点是如何支持基层人民法庭优化布局、增强力量,更好发挥人民法庭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群众方面的积极作用。
沈方龙指出,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是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重要平台,是体现司法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承担着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桥梁纽带作用。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的机关、政治机关,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聚焦法庭发展所需、基层人员所盼、群众民心所向,积极为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做好机构编制服务保障。
沈方龙强调,下一步,要重点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配合省法院为人民法庭建设发展解难题,要进一步优化人民法庭机构设置,加强整体筹划,在规定的权限和总量内科学布局调整,及时落实备案管理。要进一步合理配置编制资源,建立健全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积极内部挖潜,指导抓好编制动态调整试点,以点带面,梯次推开,推动编制资源高效均衡配置,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要进一步科学规范管理,调整优化力量配备,统筹用好计划员额,提高编制使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