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京山市委编办聚焦机构编制组织实施“最后一公里”,全力推进队伍专业化、流程标准化、平台信息化、机制规范化,以实效维护机构编制权威。
打造一支专业化队伍。坚持深学深悟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和《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等系列法规,筑牢机构编制理论根基。坚持领导班子领头学、业务骨干轮流讲,剖析机构编制典型案例,以案明纪、以学促干。常态开设“我讲我的业务”学习课堂,将机构编制经验做法融合实际,“传帮带”式研讨交流、答疑解惑,提升干部业务能力。
构建一套标准化流程。定期“理”,对机构编制议定审批事项定期梳理,按照紧急、难易程度分组梳理落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自主“纠”,要求责任单位对照机构编制文件要求,自查自纠完成情况并上报总结报告。专项“查”,提前制定检查清单,采取“看、查、谈、听”方式,实地查看挂牌、查阅文件资料、座谈交流、听取汇报,核实机构编制事项是否严格按照发文内容严格执行。
用好一个信息化平台。数据集中管理,依托湖北省机构编制大数据管理平台,及时更新修改变动的机构编制信息,做到线上线下一致。数据实时核对,准确校对信息,与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互通信息,完善信息库建设,确保数据录入、存储、分析的准确性。数据情况分析,结合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时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机构编制情况,对人员超编、领导职数不匹配等问题形成清单和整改意见,强化数据运用。
健全一组规范化机制。完善问题反馈机制,核实部门自查、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和线索,建立问题台账,采取电话通知、工作提醒等方式进行反馈。巩固跟踪问效机制,开展机构编制事项反馈问题“回头看”,对照问题清单逐一核实,确保整改有实效。优化成果转化机制,依据实际情况形成机构编制评估报告,对于执行较好的部门优先考虑机构编制事项,对于执行情况较差的部门暂停机构编制事项办理,拒不整改的则移送纪委依法依规处理,促使各部门自觉维护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京山市委编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