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十堰市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从强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现实需求出发,树牢服务理念,提升监管水平,谋划科学评估,持续推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抓流程简化,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在“用心服务”上下功夫,办理事项一次告知,回答问题“一口清”,主动靠前服务,全面梳理全市需要设立、撤销、变更法人的事业单位,形成工作台账和业务办理清单,及时联系主管部门办理相关业务,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压缩服务时限。将登记审批压缩到5个工作日,采用限时制工作法,凡网上申报事项,发现一单受理一单,当天上报当天审核,不让申请事项“跨日”“过夜”,确保当日受理、当日反馈。三是改进服务方式。持续推进党政群机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加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放管结合”力度,对证件到期换领等3项登记事项精简申报材料、宗旨和业务范围变更等6类登记业务实行“容缺办理”、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实行“简易程序”,持续优化服务水平。
抓法人监管,提升管理水平。一是法人年报全覆盖。深入开展事业单位法人事中事后监管,采用“阅卷式”审核,“清单式”告知,“划线式”修改,确保法人年度报告“零失误、零差错、零拖延”,实现全市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率98%以上。二是实地核查增效能。按事业单位法人4%比例实施市直事业单位“双随机一公开”实地核查,结合年度报告发现的问题精准核查,核查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通过与事业单位法人心贴心交流、面对面座谈,把政策送上门、把服务送到家,赢得事业单位点赞。三是法人清理见真章。全面完成注销登记和“双重法人”清理,对11家应注销未注销事业单位法人全部销号,对市本级1家、县市区8家“双重法人”如期注销,确保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健康有序发展。
抓制度创新,提升评估质效。一是深化理论研讨。针对在日常登记服务和监管中发现的部分事业单位履职不规范、公益服务属性不突出等问题,深化理论研讨,谋划开展事业单位履职评估工作,将评估作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事业单位管理、推动事业单位职能回归的重要手段。二是学习先进经验。扎实开展“找差距、寻经验、促提升”学习调研,组织工作专班到山东烟台、潍坊、青岛等地学习取经,深入系统学习评估指标、评估标准、评估措施,明确了工作目标,拓展了工作思路。三是探索试点先行。本着“试点探索、分步实施、积累经验、全面覆盖”的原则,推动竹溪县开展评估工作试点先行。今年以来,竹溪县围绕事业单位职能配置、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内部管理和规范运行等6个方面制定了评估要素指标,组织县乡政府、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等对县直事业单位进行多维度评价测评,达到了以评促管、以评促改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试点成效,为全市开展事业单位履职评估体系建设奠定基础。(十堰市委编办陈惠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