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优化登记管理服务,去年以来,湖北省应城市委编办以创新赋能为抓手,树立“松绑”式服务理念,拓展质效服务方式,重塑质效服务流程,积极探索应城路径,从提效能、促服务,强监管等方面凝聚合力,精准发力,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依法依规管理。
健全完善机制提效能。一是建立健全“窗口”服务机制,将事业单位登记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综合窗口”,实行“窗口”、实体、网上同等受理、同等回复、同等标准、同等办结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二是制定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强化依法管理、透明服务。三是修订《审批服务“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和《职能工作目标清单》,着眼标准、力求规范,统筹兼顾政务服务、从不同平台需求出发,从不同层面的工作侧重点出发,同步修改完善事业单位登记服务指南、操作指南,满足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登记需求。
减材料、减时限促服务。一是印发《关于提升事业单位登记服务质效的通知》《关于试行事业单位法人简易注销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结合全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实际,实行减要件、简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高事项一次性办结率,提升服务质效,建立程序更简约、管理更规范、服务更高效的事业单位登记制度,推动登记服务升级。二是实行“容缺”办理,对登记材料齐全的,当场办结;对缺乏部分非“核心”登记材料的,坚持开展“容缺”登记服务,服务对象出具按时补齐材料的书面承诺,“先办后补”。三是压缩审批时限,坚持急事急办、凡事快办,在最短时间内依法依规办理事业单位登记业务,进一步压缩时限,做到即时办结,让服务对象最多跑一次。
多方协作联动强监管。一是充分发挥巡察、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工作合力,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适时通报干部任免、财政预算、人员参保等机构和人员数据信息,对部分不按时登记、变更、注销和年检的单位,协调相关部门采取硬措施,一律不办或暂缓办理所在单位干部任免、工资调整、年度预算、开办资金帐户等事项。二是加强内部配合协作,相互联动,通过机构编制核查、年报统计分析、专项督查、用编计划和人员上下编制等工作,发现部分单位日常登记管理的“小毛病”、“小问题”,适时提醒通告和协作督办,在未规范整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问题前,暂缓办理所在单位招录用编计划、用编核准、人员上下编、统一社会信息代码证等机构编制事项。三是及时纠正登记管理不规范问题,督促问题整改,有效促进事业单位规范管理。(应城市委编办阮祖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