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委编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踔砺奋发、勇毅前行,强化站位、提质增效,扎实推进机构编制工作迈向新台阶。
业务办理“快”马加鞭。充分吸收借鉴发扬“店小二”精神,及时制作全市一级机构和部分二级单位共80余个大数据平台CA证书,逐一发放给各单位。多次组织召开培训会,详细讲解平台各项指标。印发宜城市机构编制业务“网上办”流程,推进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上、下编等业务全部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办理,同时全部启用由系统直接生成和打印的全省统一制式编制卡,做到应发尽发、全面覆盖,通过减时限、减材料、减流程,实现“数据多跑路、单位少跑腿”。大刀阔斧、刀刃向内,大力精简申报材料,持续优化“网上办”流程,实行上下编日结制,坚决不炒“隔夜饭”。
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持续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不断调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职能职责,科学设置内设机构,持续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全面完成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街道聚焦主责主业,重塑街道机构设置,多渠道补充人员力量,缓解街道青黄不接问题。严格落实“能放尽放、宜放皆放”的要求,从市直相关单位下放两百余项管理权限至各街道,化解街道长久以来执法“师出无名”的尴尬。深入学习《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及全国编办主任会议精神,不等不靠、主动谋划,就地方深化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等重点任务,摸清相关机构底数、管理体制、人员编制现状,提出初步设置意见建议,为后续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深入调研“准”字当头。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等多种形式,重点就教职工编制总量核定、中小学教职工人员老化、抽用教师长期未理顺编制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提出建立健全管理、补充、奖励等三大机制,为促进“教育兴市”战略实施、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贡献智慧。深入三个街道,就改革后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运行及违建整治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将调研发现的三大问题分解成八项责任分工,报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后,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立抓立改、真抓实改,坚决杜绝调研工作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号召,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紧紧围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开区“二次创业”、临聘人员管理、流域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从小切口破题,往纵深处发力,切实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解决问题“狠”抓到底。年初召开务虚工作会,主动梳理年度问题清单,就混编混岗、结构性超编、手续不全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敢于较真碰硬,列出解决的时间表、任务图,挂图作战,全程跟踪,动态销账。针对信息宣传这一短板弱项,组建三个奋进小组,高位推动、攻坚克难,力求实现新的突破。对于信访工作,敢于直面问题,不推诿、不逃避,用心用情做好详尽的政策解释工作。(宜城市委编办杨章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