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襄阳市委编办紧扣“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干部队伍建设目标,以“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三抓三为”举措,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
抓牢思想建设,为干部多维赋能。一是政治铸魂。推行“中心组示范领学、系统培训联动深学、专题辅导靶向精学、主题党日融合践学”四维学习机制,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干部深化理论武装、淬炼政治品格。二是锤炼党性。用好用活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赴西柏坡、延安等革命圣地开展红色研学,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赴枣阳、谷城参观革命故居,建立“训前理论学习+训中实境体验+训后成果转化”闭环教育机制,推动党性教育从“简单填鸭式”向“体验渗透式”转变,推动干部强信念、淬党性、筑忠诚。三是强基提能。聚焦提升干部综合能力素养,创新“引智赋能+外拓强基”培养路径,对内邀请专家开展国际国内形势专题讲座、国家重大战略政策解读、公文写作等多方面专题辅导,对外组织业务骨干赴江苏、湖南、盐城、杭州等改革先行区学习借鉴经验做法、参加业务培训,通过双向赋能推动干部拓宽视野格局、夯实专业根基、锤炼实战本领。
抓牢实践锻炼,为干部成长增能。一是“压担子”强责任。以机构编制重点调研课题为抓手,给年轻干部交任务、出题目、压担子,通过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努力把年轻干部培养成机构编制“行家里手”。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有计划安排年轻干部独立承担重要会议组织、重大活动保障、综合性文稿起草等重点任务,通过实践实战提升办文办会综合素质能力。二是“搭台子”增经验。构建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平台,选派年轻干部驻扎乡村振兴联系点“蹲苗”,深度参与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巡视巡察、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专项任务,通过一线历练和多岗位实践,加速年轻干部成长步伐。三是“结对子”教方法。创新年轻干部培养机制,安排业务分管领导或科室负责同志担任年轻干部的“成长导师”,通过思想上悉心引导、业务上精心指导、实践上细心教导、心理上耐心辅导、纪律上严格督导,“手把手”进行传帮带,促进年轻干部尽快成长。
抓好梯队建设,为干部干事蓄能。一是优化结构强队伍。近5年来,通过市直遴选、公务员招录、选调生招录等方式,加强干部“结构性”储备,目前,老中青梯队分别占比16%、44%和4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44%,队伍梯次结构更趋完善。注重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推荐1名副科级女干部加入民主党派组织,实现干部队伍年龄层次、专业结构、党派构成“三优化”。二是选树标杆强示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聚焦身边人身边事,重点选树改革攻坚、履职尽责等先进典型,激励干部“岗位争先进、行业作示范、全域树标杆”。近年来,襄阳市委编办先后涌现出省级先进工作者、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级“三八红旗手”等多名省市级先进典型,全办形成尊崇先进、崇尚担当、典型辈出的良好局面。三是严管厚爱强作风。聚焦干部作风建设,系统性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排查梳理岗位廉政风险点、抓深抓实警示教育,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对挑大梁、啃硬骨头的干部进行多元激励,让敢为善为干部脱颖而出。常态化关心关爱干部,每年“五四”青年节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定期开展编制系统职工文体联赛,通过“严管+厚爱”组合拳锻造新时代过硬干部队伍。(襄阳市委编办姜雪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