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委编办牢牢把握数字化背景下新的发展机遇,依托机构编制管理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机构编制数字化建设,实现机构编制管理向信息化、便捷化、智能化转变。推动信息数据从“有形完善”到“有效完善”转化,信息管理从“物理应用”向“化学应用”转变,赋能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力数字化管理,实现机构编制管理“提质增效”。按照省委编办、襄阳市委编办工作安排,宜城市委编办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大数据平台4.0在全市各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全面铺开并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形成日常维护和动态管控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及时全面梳理全市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信息和人员信息,确保数据更新及时、完备准确,切实做到信息全、底数明、情况准,提高实名制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聚焦数字化应用,实现机构编制数据“井井有条”。加快推进机构编制相关数据采集汇聚,对机构编制政策文件、各单位历史沿革材料等内部数据进行整合归集,建立以时间、文件标题、发文单位、文号为主的目录索引,形成标准统一、动态管理的机构编制“数字档案”,做到“查有所据、变有所依”,实现机构清、编制清、领导职数清和实有人数清的“四清”目标,进一步提升数据的溯源性和查阅便利性。
聚能数字化探索,实现机构编制决策“精准滴灌”。通过数据多维分析、综合研判、统计各部门(单位)机构编制、职责履行、人员结构情况,不断推进编制资源均衡配置,形成更加科学合理、更具活力的机关事业单位架构体系。注重数据关联分析,分析各部门(单位)编制余缺、岗位设置、自然减员、工作需要等情况,为科学精准制定用编计划提供依据,确保把有限的编制资源向人员短缺、老龄化严重、重点领域、基层民生等单位倾斜,切实做到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使编制配备更加智慧,编制调配更加精准,为宜城市组建高质量干部队伍提供科学依据、可靠保障。
(宜城市委编办 王肖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