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区委编办以财政系统为切入口,聚焦编制资源盘活不够、人才队伍结构不优等问题,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让“有限的编制资源”流动起来,实现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一、聚焦机构运行、职能履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襄州区委编办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一个系统一个系统、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深入调研。当前襄州区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存在人员基数大、老龄化严重、知识更新较慢等问题,“人多事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干部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有效盘活编制资源。襄州区委编办以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着手,推动襄州区财政系统以自我革命的方式,率先打破“编制部门所有”和“一核定终身”的思想藩篱,有效精简事业编制,减少财政支出,一是实行编制总量控制。明确各财政所均精简事业编制的具体数量,有效节约区财政供养经费支出。二是优化岗位设置。各财政所按照预算会计、经费会计、专管员的岗位进行设置,在保障基层财务业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压缩岗位。三是科学消化超编。将财政所原核定编制数调整为控制数,采取短期只出不进,长期空2进1收1的办法过渡,积极支持局属二级单位实行内部交流调整,从超编单位向空编单位流动,有效解决财政系统内“空编”与“超编”并存的矛盾。
三、深化以点带面,研以促用,持续优化资源配置。襄州区委编办持续加强与各部门的互联互动,以点带面在全区范围开展深度调研,以精简机构、盘活编制、优化干部队伍为主线,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和推动部门良好运行的思路办法。完善机构编制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机制,依据职能变化、工作量等多种因素,持续盘活编制资源。
(襄州区委编办 罗逸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