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县市区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县市区动态

保康县委编办采取“3×3”模式 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标

2022-08-04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今年以来,保康县委编办根据省委编办等四部门关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加大统筹调配力度、全面优化队伍结构,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进行了科学测算、合理定编,有效保障了全县教育事业发展。

  综合分析,开展三轮测算。一是严格执行核定标准,从紧测算。根据摸底学生数和班级数的情况,严格执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配备标准,按照师生比与班师比两种依据,测算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数。二是充分结合本地实情,从宽测算。鉴于山区县地广人稀、学校分散,在执行师生比、班师比的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为秋季学期开班招生的三所学校按预报名学生数核定一定数量的编制,保证教学正常开展;因高考制度改革、学科增加,探索为县第一中学核增部分编制缓解教学压力。三是对比多种测算办法,精准测算。县委编办先后采取了分学校逐一测算、分乡镇打包测算、分学龄段统一测算等办法,将测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多次与县教育局及重点学校交流论证,选择最科学、最合理的测算方式及结果。

  科学核编,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总量控制与动态调整相结合。对公立学校教职工编制实行总量控制,每三年重新核定一次编制总量。在此期间实行年度微调,在总量内,每年暑假由县教育局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在学校之间进行微调,报县委编办备案。二是严管县直与放活乡镇相结合。县直8所学校核编到校,11个乡镇学校核定编制总数,由县教育局统一掌握、统一调配;同时规范教师调动程序,乡镇教师调入县直学校须由县委编办在编制限额内审核用编,严禁随意进城,有效保障乡镇教师队伍稳定。三是基本保障与急需供应相结合。因生源减少核减的编制,由县委编办单列管理,作为教育系统周转编制,主要用于招聘重要学科紧缺教师,保障学校人才引进用编需求。

  全面统筹,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实现教师队伍总体稳定。在原有编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总量内进行微调,确保“县管校聘”改革中教师的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二是实现学前教育有保障。结合此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保康县委编办对学前教育教职工编制也进行了重新核定,并为即将开班招生的两所幼儿园提前核定编制,保障了约600名幼儿的就近入学。三是实现全面达到国家标准。截止目前,保康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已经县委编委审定、正式发文,各校教职工编制数全面达到国家标准,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编制保障。

(保康县委编办  郜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