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省委、襄阳市委涉粮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宜城市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职能职责,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多项措施为粮食安全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明确职责边界,避免监管漏洞。对照省市相关部门“三定”规定和法律法规,对市发改局(粮食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国资局)“三定”规定以及权责清单逐项梳理,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任务,明确粮食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和执法主体责任,确保粮食安全各环节监管工作无缝衔接和相关部门监管职责落实到位。
二是调整机构设置,健全管理体制。紧扣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义,继续强化粮食执法职能,调整优化了粮食股室设置,将粮食股更名为粮食调控仓储股、另设粮食产业政策股(加挂执法监督股牌子)。批复成立了市粮食保障服务中心,核定5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全力保障全市储备粮油流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保障工作力量。为缓解市发改局人员老龄化严重但又存在超编无法进人的问题,积极协调市委人才办,在人才周转池中挑选3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补充至发改系统,并及时办理编制关系,让人才安心工作。同时,核准粮食保障服务中心2022年度事业单位用编计划2名,用于招聘粮食专业人员。
(宜城市委编办 刘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