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委编办紧扣“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要求,将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作为锤炼干部队伍的核心载体,着力推动机构编制干部在改革一线强本领、转作风、提效能,全面提升服务基层治理能力水平。
全员下沉解剖麻雀,在基层实践中淬炼系统思维。推动机构编制干部走出机关,走进乡镇。成立3个专项指导组,分片包联6个县(市、区)70个乡镇(街道),干部每周不少于3.5天扎在基层,与乡镇(街道)人员“同坐一条板凳”,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跟班、查阅资料,指导全市70个乡镇(街道)逐条逐项梳理工作事项超10万条。深度辨析事项来源、法律依据、责任主体和职责边界,精准凝练“基本履职事项清单”“配合履职事项清单”“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清单”三张清单。编办干部切身体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基层实际,系统掌握基层工作全貌与复杂性,清晰认知权责的法定边界与实际运行边界,深刻理解机构编制资源如何精准对接治理需求。
闭环指导精准施策,在下沉督导中锻造统筹能力。创新建立“五必访五必看”督导闭环机制,访谈县委书记、组织部长、编办主任、镇街书记、县直部门等关键人员;对清单工作的人员参与、工作进度、清单架构、清单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全面掌握清单工作的推进难点和基层反馈。指导组全员下沉一线,现场核查事项落地可行性、对比分析区域共性与个性问题,精准识别症结所在,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开展现场协调与联动会商,确保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形成督导闭环。在这一过程中,编办干部通过实战化解条块冲突、厘清职责争议,系统运用政策法规、紧密结合基层实际、综合考量治理效能进行多维度研判,练就了统筹协调各方、精准拆题破题的实战真功。
责任绑定实战练兵,在对标对表中提升专业素养。指导组成员全程包联片区清单审核,严格对照省级《工作指南》及法规政策,逐项审核清单法定性、规范性、准确性,紧密结合乡镇(街道)地域特点和发展实际,逐条研判职责划分合规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累计审核清单条目超万项,提出修改意见2000余条,清单文本规范性、精准度、实用性大幅提升。审核现场通过深度的“观点交锋”,编办干部对履职事项内涵外延、权责边界、运行逻辑形成更透彻统一的认识,政策运用、文本规范、沟通协调能力得到全方位锻炼,服务基层治理的专业素养与实战本领迈上新台阶。(行政科 周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