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区县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重要精神>区县动态

通山县委编办找准工作定位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09-29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近年来,通山县委编办按新照新时代党中央和中央编办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找准工作定位,强化措施,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水平,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找准“管理”职能定位,做好“优”字文章。根据上级精神,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进一步调整优化机构、职能、编制及人员配置,使各部门充分、高效履职。一是机构职责“”,调整优化了县城管执法部门职责职能,将交通、市场监管、环保等单位有关县城区内城市管理的行政处罚职责职能集中由城管执法部门行使;调整优化了食品药品监管、自然灾害防救等方面的职责分工。二是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了现代化疾控体系、医疗保障经办体系、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理顺了管理体制、明确了工作职责、构建了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找准“监督”职能定位,做好“效”字文章。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办法》,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推动机构编制资源高效使用、编制效益最大化。一是建章立制强“效”。制定完善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年度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监督检查内容、程序及规范监督检查方式方法。二是监督检查促“效”。采取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教育、医院等机构编制问题突出的部门和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改革后各部门各单位“三定”执法情况进行了巡查,通过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增强机构编制法定化意识,自觉按“三定”规定履职尽责。三是整改落实增“效”。对部分部门、单位存在的混岗混编、“吃空响”等问题,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责令及时整改落实,切实将有关机构编制违规问题整改到位,提升机构编制资源效益。 

  找准“服务”职能定位,做好“活”字文章。通过改革、整合、调剂等手段,盘活、用活编制资源,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围绕发展大局,盘活编制资源。将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31名,用于科研、教育、卫生等急需人才引进;将改革后事业单位撤并整合出的事业编制优先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编制刚需。二是围绕民生需求,用活编制资源。根据现代化疾控体系建设有关按常住人口的0.175‰比例核定人员编制要求,采取部门、系统内事业编制调剂的方式,从各乡镇卫生院空余编制中调剂出事业编制16名补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通山县委编办 陈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