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调查研究

应城市委编办创新体制机制筑牢湿地生态屏障

2025-10-13 来源:应城市委编办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近年来,应城市委编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系统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生态保护一线倾斜,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立柱架梁,切实增强力量保障。立足湿地保护长远需要,设立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服务中心,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原则,从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内部调剂8名事业编制,并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择优选调、人才引进等方式配备专业人才,不断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力量。在内部架构设计上,精干设置内设机构,形成“小机构、大服务”的运行格局。同时,积极向孝感市委编委申报优化机构规格,提升机构统筹协调能力,为有效履行保护管理服务职能奠定组织基础。

双轮驱动,创新条块协同机制。突破传统行政壁垒,创新构建“区镇合一”双轨运行模式。一方面,中心与义和镇政府实行合署办公,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兼任中心主任,实现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明确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业务指导,形成“块统条促”的管理格局。这一创新机制既发挥属地管理优势,又保障专业管理要求,有效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荣获2024年度湖北省湖泊保护典型案例,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系统优化,精准定位职能职责。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系统规划机构职能定位,明确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维护、科普宣传与教育推广等七大核心职责。2024年老观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省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后,及时将中心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范围从湿地公园扩展至全市,强化机构在区域生物安全保护中的“哨点”作用,展现“小机构、大担当”的责任与使命。(撰稿人:应城市委编办袁恒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