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孝感市扎实开展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街道网格管理综合服务“一体化”建设,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整合,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一是着力优化机构设置,建立基层治理新机制。以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明确街道职能定位,突出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统一规范全市13个街道内设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设置,新设社区网格综合服务中心,根据工作实际各区(市)核定8-12名事业编制。按照应领尽领、宜接则接的原则,积极组织四个区(市)向街道赋权,编制本地街道职权清单,为推进“多网合一”清单化、标准化奠定基础。
二是着力凝聚各方力量,注入基层治理新动能。推动资源下沉、力量下沉,整合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坚持“健身”与“瘦身”相结合,统筹全市编制资源,市本级向区(市)调剂26名行政编制,区(市)向所辖街道调剂行政编制共106名,事业编制52名,全面补齐13个街道的人员编制短板。落实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事业岗位管理,出台《孝感市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事业岗位管理的实施方案》,按照“事业岗位、事业待遇,择优进编、同等管理,依岗考核、动态调整”的思路,核定全市专项事业编制94名,提高基层社区党组织书记福利待遇,拓展发展空间,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规范网格设置,重新调整网格,配齐培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全市核定社区工作者3011名,充实基层社区队伍力量。
三是着力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推动基层协同共建,完善“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机制,出台《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工作方案》,推进下沉党员干部紧扣创卫、平安建设、人口普查、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开展活动,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推进基层协同共治,印发《孝感市市、县(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建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各类网格“多网合一”工作方案》《关于推进街道“大工委” 社区“大党委”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实施办法》等系列工作制度,建立“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的工作机制,推进跨层级跨部门职能融合、分工协作,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实现基层社会管理扁平高效。另外,建立考评工作制度,将参与共建共治基层治理情况作为单位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发工作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