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重要精神>最新动态

强化责任履行 凝聚工作合力 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年报公示

2021-07-22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规范事业单位依法履职和有序运行,推动全市公益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武汉市委编办提升工作站位,把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作为加强事业单位事中事后监管的基础性工作,改进方法、优化程序,夯实年报公示相关主体责任,推动形成权责明晰、工作协同、有序推进的事业单位年报公示工作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  

  一、履行登记机关指导监督职能,完善年报公示工作整体设计。为确保全市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市委编办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基础上,提前谋划部署,于2020年底印发《关于调整市属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办法的通知》,对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的对象、流程、时限等逐一明确。针对以往年报公示中存在的业务范围不清的问题,在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同时,下好年报公示的“先手棋”,通过事业单位职责事项清理,扫除年报公示“迷雾路障”。同时,制定年报公示流程图,畅通答疑释惑热线平台,进一步为事业单位开展公示工作提供操作指引和方法路径。  

  二、明确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职责,督促举办单位落实审核任务。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压实举办单位在所属事业单位职责事项清单、年度报告书填报上的监督管理职责。指导举办单位在年报公示政策要求上先学先会,协调举办单位督促所属事业单位完整规范填写、按时上线公示。以签署年度报告书审查和公示意见为抓手,以完整性、规范性、合法性、保密性为审查重点,高标准严要求向举办单位传导年报材料审核把关的责任压力,合力推动事业单位年报公示工作。  

  三、压实事业单位实施主体责任,推进年报整体按时上线公示。明确事业单位是年报公示工作的实施主体,压紧压实年报的填写、送审、公示等环节的具体任务目标,引导事业单位法人提高工作主动性,推动事业单位法人从要我公示我要公示转变。全市市属事业单位自觉把事业单位年报公示作为一次全面自检,严格按照《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办法》明确的十项内容,按照年度报告的统一制式、固定格式和标准样式逐项逐条对照填写。各市属事业单位明确具体经办人员,紧盯时间节点,截至今年531日,市属事业单位全部完成事业单位年报上线公示,公示率为100%  

  四、发挥社会公众监督功能作用,畅通事业单位多元监管渠道。注重落实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发挥公众逐木鸟监督效应。一是让公众“看得到”。在往年公示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信用武汉、武汉市机构编制网等2个网络平台挂载浮窗或设置栏目,同时,在《长江日报》要闻版发布《关于公示武汉市2020年度市属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的通告》,增强监督“可及性”。二是让公众“看得懂”。针对以往“数据多”“名词多”等影响监督兴趣的问题,树立“看得懂”才能管得到的意识,优化公示报告内容和形式设计,通过表格化呈现、清单化列举、具象化表述的方式,增强公众看下去的粘性,真正激活公众监督触角。 

  五、启动全覆盖抽查程序,协调相关部门联动开展问题处置。按照抽查全覆盖的安排,集中工作时间,明确抽查重点,组织工作力量对公示的年报进行全口径“体检”、全内容“透视”。综合公众举报投诉信息和筛查情况,共梳理归纳问题类型5种,涉及业务开展与宗旨业务范围不一致、业务活动内容不饱和、主责主业不突出、开办资金变更不及时等。在分类研究处置意见基础上,加大内部协调联动,按照闭环管理的工作安排,拟将有关情况通报举办单位,督促相关事业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有关情况作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调整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