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山区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编制资源效益,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聚焦顶层设计,因地制宜设置机构。青山区是武汉市中心城区中保留农业人口最多、农业蔬菜种植面积最广、农田灌溉水渠最长、村级集体组织最多的城区。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2019年党政机构改革中,该区结合地域特色和发展阶段,因地制宜设置机构,成为中心城区中唯一组建农业农村局的区。同时,组建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
二、聚焦目标任务,强化架构体系建设。今年2月,青山区农业农村工作获批纳入全市“三农”工作管理范围,区委编办主动对接,就区农业农村相关机构编制事宜开展专项调研,在机构编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障农业农村局机关编制力量。设立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作为区农业农村局事业单位,并支持从涉农街道、区属相关事业单位转隶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加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聚焦高效协同,推动编制资源下沉。为落实街道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属地管理职责,在2020年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中,区委编办将编制资源向八吉府街道、武东街道和白玉山街道等3条涉农街道倾斜,相应增加行政和事业编制。其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管辖范围大、拥有20个村的八吉府街事业编制予以重点保障。通过资源下沉,涉农街道乡村振兴工作力量得到充实,推动构建优化协同、运行高效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