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重要精神>图片新闻

荆州市召开全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培训会

2013-07-17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经市委、市政府批准,荆州市5月20日召开全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培训会,对各县市区的编办主任、财政局长、专职干部以及市直单位的人事科长、财务科长进行了专题业务培训,同时系统总结了全市2012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通报表彰了2012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研究部署了2013年的工作。

  会议认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是打造“阳光编制”、“阳光财政”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政府转变职能的内在要求,为此,必须切实做好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

  一、把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打造成“实名管理的平台”

  推行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两公开”的关键所在。实名制就是把人员编制与财政预算紧密结合,管住全部财政供养人员,将抽象的编制具体化,让在编人员的身份认定有凭有据,做到定编定岗、编制到人,对在编在岗的人员核发《编制证》,使进人用编受到群众监督。一是要通过实名制把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情况及时公开,异动情况及时更新,进一步规范财政供养人员编制管理,切实杜绝超编进人、无编进人、混编混岗、在编不在岗等违规现象。二是要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发放标准、每位受益人的领取情况实行实名公开,切实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三是要把实名制与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用人结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清理清退不符合规定的人员,积极分流超编人,务必在年底前做到行政机关不超编。四是要把机构编制政务公开系统、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和机构编制年报统计系统有机地统一起来,实行功能兼容、信息统一、对接管理,认真做好人员编制信息填报、公示、审核录入工作,以确保公开信息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二、把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打造成“信息宣传的阵地”

  信息宣传工作是机构编制部门参谋辅政的重要手段,是编办全部工作的展示窗口。我们要充分运用编制政务公开网这个坚固阵地,让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公众透过政务公开的“点”看到编办工作的整个“面”,进而激活动力活力,展示风采形象,争取领导部门的理解支持,营造公开透明的社会氛围,为顺利推进各项改革凝聚“正能量”。各地编办一是要围绕重点、紧跟热点,突出宣传机构编制部门为实施“壮腰工程”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所发挥的作用,重点宣传政府机构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经济发达镇改革、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典型经验和积极成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升编办的地位形象。二是要捕捉前沿动态,扩大信息来源、丰富信息内涵;挖掘特色信息、提炼典型信息,打造亮点信息,力争每一篇文稿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让中编办、省编办了解我市的工作成效。今年市编办将出台全市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办法,对信息宣传工作开展得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表彰。各县市区编办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争先进位思想,突出信息上报工作,着力提升信息宣传的实效和质量,特别是省级以上信息尚未突破零的县市,要指定专人,明确责任,确保在中央、省信息上报和采用上有新突破。

  三、把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打造成“社会监督的窗口”

  “两公开”就是使“钱”和“人”在社会的监督下有效运转,“两公开”信息的知晓面越广,两公开网的点击率越高,说明社会的监督越有力,财政与编制工作运行越透明。李克强总理已明确要求“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我们要采用公开网、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将财政资金、机构编制、专项支出预算、部门预算等信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及时公布;凡本地通过互联网或报纸公开的部门预算,均要通过两公开网“部门预算”栏目准确链接或发布;在“部门预算”栏目中直接公开的,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授权,落实责任主体。要发挥免费查询点宣传窗口作用,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让群众知晓两公开、查询两公开、咨询两公开,真正把查询点打造成一个方便群众的平台。要抓两公开结果应用,充分利用网上公开的信息资料和“数据审核功能”,认真分析检查政策落实是否到位,资金分配发放是否及时准确,项目建设是否客观真实,编制管理是否到位,切实加强对人员编制管理,财政资金使用等重点部位、重点领域的监督,防范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发生。要充分发挥12310举报电话和两公开网的作用,凡有效的电话举报和网上咨询投诉建议,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对涉及财政资金使用、机构编制信息的具体线索,要认真核实办理;对合理的建议要尽可能予以采纳;对不属财政、编制部门职能的咨询投诉和不宜公开的事项,要合理解释、及时转办、明确回复,力求做到回复率100%,回复满意率100%。

返回列表
上一篇:
沙市区举办机构编制工作业务培训班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