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别乱扔,记得放进分类垃圾桶!”“门口的建筑垃圾得及时清,咱们村的环境得靠大家护着!”近日,在汊河镇沿沙甘村甘寺片区,“两清”行动工作组与“7+N”评选小组成员正对照“最美庭院”打分表和“积分超市”管理办法,挨家挨户对环境卫生逐项记录、现场评比打分,村民们凑在一旁认真看着,时不时还会主动询问“这样整理能不能多积几分”。
此前该项工作村民的参与意愿不高,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现象。由市委编办、市委机要和保密局组成的“两清”行动工作组包保入驻汊河镇沿沙甘村后,为调动群众参与流域治理的积极性,与村委会共同开展“积分超市”活动,将村民参与乡风文明、村容村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动量化为积分,存入个人“存折”,可兑换奖品或服务。经多轮研讨和村民意见征集,积分事项细化为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移风易俗等具体项目,涵盖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文明新风、卫生健康、民生服务等多个方面。由“7+N”评选小组(即1名包村干部、1名村支书、1名村干部、1名村组干部、1名党员代表、2名群众代表,加上“两清”工作组成员)定期上门评分。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积分公示栏上,村民参与各类文明行为的积分明细一目了然。工作组成员展示着积分存折:“积分可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这些福利显著提高了大家参与‘清洁家园’的积极性。”2025年全村已兑换积分4530分(价值近5000元),累计开展环境整治近20场次,化解矛盾20多起,组织志愿活动10余场,“比积分、争先进”已成为沿沙甘村新风尚。
“小小积分制,蕴含治理大智慧。它有效培育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是推进‘两清’行动的好帮手!”工作组负责人表示。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沿甘沙村的“积分超市”用“小积分”促进流域治理“大文明”,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流域治理的内生动力,共同描绘“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流域治理新图景。
(荆州市委编办 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