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支持扩充学位,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和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科学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支持新建、购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为符合条件的公办园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纳入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师生比标准核定公办幼儿园事业编制,按照规定程序公开招聘专任教师和专职管理人员,把好教师入口关。加大编制资源统筹调配力度,通过“减上补下”的方式,累计为编制资源紧张的县区调剂事业编制1200名,用于加强教职工编制保障。
二是加大整改力度,推动基础教育健康发展。足额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以县为单位全面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师生比标准。会同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开展违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纪律问题专项清理整治,重点整改机关事业单位长期借调教师和编外聘用教师等问题,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纪律,提升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按照“空编补齐”的原则,支持优先补充教职工。调整强化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科研、规划、评估等职能定位,加强科研等业务科室设置,增核专职教研员事业编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提升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健全“双减”工作机制,增核行政编制,加大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力度。
三是优化体制机制,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设立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健全高校党建工作体系,进一步压实高校党建工作政治责任。优化高校编制资源配置,按照本科院校标准为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增核事业编制,综合设置行政科室,优化调整教学院系、教辅机构,进一步将机构编制资源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建立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统筹事业编制用于高校等单位引进紧缺的高层次人才,缓解编制供需矛盾。
(荆州市委编办 舒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