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宜荆荆恩”城市群建设,是从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战略。我市以政务服务“跨地通办”为突破口,迈出了便民服务、区域协同的一大步。
今年6月2日,国务院连续9年第9次就推进“放管服”改革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持续推进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满足几亿“移动人群”办事需求,继续把企业和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政府的“心头大事”来办。走进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实现政务服务跨地通办是践行为民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对于提高群众满意度、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推进“跨地通办”,推动更多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异地可办,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各级政府及部门要积极行动,用强有力的措施保证各项惠民便民政策落地见效。
要打造服务型政府。增强“店小二”意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人民需求,优化公共服务,着力破解异地就医报销难、车检难、公证难等痛点、堵点,便利群众生活、工作和学习,用制度和技术的办法,让市场主体和群众依规办事不求人;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着力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最大程度利企便民;推进“跨地通办”业务办理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收受分离、异地可办”,进一步拓展通办领域、增加通办事项、丰富通办手段、提升通办质量。
要建设数字政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用好政务服务平台,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和全国互通互认,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加强对政务数据的开发利用,发挥大数据在分析群众需求、了解舆论动态、服务政府决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宣传力度,精简服务程序,让群众习惯于网上办理业务。
(文稿作者:李声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