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村干部讲,塔时村有棵明末清初的香樟树,是该村有名的“树王”。每每听到他们的介绍,我总是不以为然,因为有年轮的香樟在黄石并不鲜见,就拿团城山桂林南路的香樟树来说吧,其历史肯定不亚于该村的这棵“树王”。据说,沪士电子落户黄石,其原由之一就是该企业老总被这棵香樟所折服,认为黄石能让百年香樟在城市内枝繁叶茂,可见黄石城市管理相当到位,并期望其企业也像这棵香樟一样在黄石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在该村干部鼓动下,我答应和他们一起去拜谒这棵“树王”,沿通村公路转过一口水塘,远远望去,只见百年香樟亭亭如冠,如一座绿色的山丘,斜枕在公路与池塘的交叉处,阵阵春风携带着浓郁的香樟芬芳熏得我们如痴如醉。走到香樟树前,只见两棵颇具年轮的树径相互缠绕着,向空中伸展,如虬龙在天。繁茂的树枝一层层、一叠叠,向四周散开,覆盖的面积居然比邻近的池塘还大,树叶密布,遮天蔽日,阵阵清风侵人肌肤,令人神清气爽。见我们在树下,指指点点,几个在周边盘桓的老人围了过来。无不自豪地说道:“这棵树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惠及我们六七代人,是我们村的风水树、吉祥树。”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摸着花白的胡须朗声说道:“从光着屁股开始,到现在白发苍苍,我一直生活在村里,这棵树伴着我捉迷藏、娶媳妇、生儿育女、创业立家、儿孙满堂,可以说这棵树是我一辈子喜怒哀乐的见证。每天不过来看看这棵树,我的精神就像失去了依靠,仿佛没有支撑一样。”另一位年经稍小的老者抢着说道:“我少小离家,在外奔波四十余年,最后将晚年的生活时光选择在村里渡过,割舍不断地还是这棵百年香樟,是它有了我落叶归根的期盼。”……
看着这棵百年香樟,听着几个老者的议论评价,我感慨万千,这棵“树王”对于该村的村民来讲已经不仅仅是一棵物质的树,更是一棵精神之树。它是村民向心力、凝聚力的象征,是村魂之所在,是村民精神的伊甸园。
我向村委黄书记建议,能否以该树作为依托,修亭筑坛,植花种草,将其打造成该村的一道永不褪色的靓丽风景。黄书记说:“村委会早有此意,只是资金筹措有一定困难。”千难万难,构筑村民的精神乐园是我们不变的目标,相信在此轮“三万”活动后,村民的期盼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现实。(市编办驻塔时村“三万”工作队 吴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