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电子政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电子政务

黄冈市编办坚持“五个新常态”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2015-05-04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黄冈市编办坚持“五个新常态”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去年以来,黄冈市按照中编办张纪南主任在全国机构编制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当前机构编制工作要围绕“五个新常态”做文章的工作要求,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努力解决好严控机构编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取得明显成效。

守住“底线”,机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新常态。坚持以“各部门管理类科室人员编制不低于本部门编制总数的80%、以全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控制在2012年底总量内”为底线,重点做到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只减不增,经费自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后勤服务事业编制只减不增,职能萎缩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只减不增。

盘活“生命线”,挖掘编制存量资源新常态。探索创新低管理思路和办法,打破编制部门传统观念,坚持向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和科学技术要编制,在总量内调剂解决重点部位、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所需编制问题。保证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安全生产等重要领域的编制需求。实行“撤一减一”,实现总量控制下的动态平衡。

树立“标准线”,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新常态。严格遵守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县市区编办严格做到按规定的权限审批,按法定的程序审批,在规定的限额内审批。市副处级以上机构要履行报批手续,市编办提出意见,由省编委或编办按程序批复。各部门报送机构编制事项,事先要与机构编制部门沟通协商,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再正式呈报。严格执行用编核准制度。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前向机构编制部门申报核准使用编制,机构编制部门在核定的限额内,统筹核准使用编制,并保持适度空编运行。

连通“数据线”,实名制管理新常态。巩固机构编制核查成果,建立定期核查工作机制,形成核查工作常态化,数据更新动态化,充分发挥数据作用,为改革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构筑“高压线”,监督管理新常态。将机构设置、编制使用以及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市县编办与纪检监察、组织、人社、财政、审计等部门协调配合,坚持从严从紧从实,动真碰硬查处典型案件,查处情况要及时通报。(胡文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