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继党的百年华诞之后给我们带来的特别礼物,是我们党的一份百年总结。《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份世界瞩目且在百年党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决议,是就“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和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两个重大问题形成党内共识的政治宣言,也是中国共产党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后的又一个走向新时代的集结号和动员会。
一、从全会精神中汲取思想,信念更加坚定
1、坚守初心,不忘来时路。认真研读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结合党史学习,我们仿佛亲历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历程,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谋复兴,我们党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从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百年光荣的历史,展示了我们党遭遇的挫折和曲折,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解决的对策和办法,展现了一系列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见证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年代,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红色政权由来艰辛,新中国浴血涅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如何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站在百年的时光码头上抚今追昔,我相信,坚守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逐步发展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还有什么艰难困苦,能够难得倒中国共产党?
2、坚定经验,守住传家宝。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总结为“十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些宝贵经验是从我们党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而得到的。《决议》指出,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它是传家法宝,是制胜密码,是发展逻辑,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传承和壮大。
3、坚持改革,永葆长青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探索中收获成功,在转折中开创新局的百年历程。七个重要时期,没有简单套用的历史母版,也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外样版,更没有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印翻版。我们遭遇的,是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大革命时期,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直接导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土地革命时期,左倾冒险主义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转移长征,一度面临绝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十年内乱,使党、国家、人民遇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又发生八九政治风波、九七年东南亚经济危机、九八年特大洪涝灾害,一系列的变故给我们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是,曲折、挫折没有压倒共产党人,我们党毅然奋起,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路坚持自我改革,自我突破,摸着石头过河,趟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改革之路。这是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道路,这是一条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道路,我们相信,坚持改革,必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从全会精神中汲取动力,斗志更加昂扬
1.蓝图绘就,做到高位启航。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武穴市九届第一次人大会、九届第一次政协会先后召开。发展蓝图已绘就。武穴市第九次党代会,已成功擘画了武穴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今后五年,是武穴市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关键期。发展态势已布局。以“冲刺百强”为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乡村振兴、城市提能、改革创新、生态治理、民生提质“六大工程”,加快建设“一区四城”,优化“三个布局”,实现“三个倍增、三个高于、三个提升”,推动在全省“三百”梯队中位次前移,全力谱写武穴现代化港口城市建设新篇章。发展脚步要勇敢迈出。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一份子,机构编制部门要锚定目标,紧扣职责,站在新起点,谋定而后动,开启新航程。
2、思想破冰,做到砥砺奋进。落实全会精神,要结合工作部门实际,要有破冰突围的思想自觉,砥砺奋进的行动自觉。要坚持目标导向,机构编制工作要从幕后走向台前,从裁判员向运动员转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工作学习中“争创一流”,对标先进,认真查摆机构编制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决心和信心,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机构编制各项工作。要坚持效果导向,不等不靠,敢于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集中机构编制优势力量,以机构编制工作的迅猛发展,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
3、冲刺百强,做到奋斗有我。围绕我市发总目标,向发展聚焦、为发展开路。要聚力机构编制部门主责主业,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集中一切资源,调动一切力量,不断优化机构职能体系和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要创新工作思路,优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园区、功能区机构职能体系和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各项机构编制工作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平台支撑。要坚持协调配合,推动市直部门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和工作流程,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三、从全会精神中汲取担当,绩效更加突出
1、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发挥部门担当。持续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担当作用。一是继续推进镇街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市域治理现代化要求,推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1+14”配套文件落实落地,做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乡镇管理体制新体系。二是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做实“1+4”的基础上,按照一支队伍管执法目标,探索在更大范围集中执法领域和执法职权,加强执法协调联动,完善综合行政执法职能体系。三是认真做好开发区管理机构清理规范工作。按照省委编委意见和省委编办口径,制定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实施方案,推动组织实施,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四是稳妥开展事业单位改革。按照体系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益事业集约化要求,以“急需紧迫,成熟一个、推进一个”为原则,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不断优化事业单位新布局。
2.以优化配置为抓手,发挥服务担当。聚力服务保障中心重点目标,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以扎实的机构编制服务举措,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科技、经济、项目、建设等方面倾斜。二是围绕民生需求,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教育、卫生健康、“三农”、文化等方面倾斜。三是围绕巡视巡察整改,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粮食安全、应急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倾斜。四是围绕事业发展需求,推动编制资源向引进人才、部门纾难解困等方面倾斜。
3、以规范管理为抓手,发挥责任担当。不断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基础工作,推动机构编制干部履职尽责,打造机构编制铁军。一是全面执行《条例》等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坚持依法依规办事,按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四个规程调整办理机构编制事项,提高机构编制规范性。二是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在实名日常业务中,不断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提升办事质量,促进“数据多跑路、部门少跑腿”,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三是全面夯实机构编制管理基础。完善机构编制概况、副科级以上机构职数台账、财供人员名册,为组织、财政、人社、司法、审计等部门工作业务工作,提供机构编制工作数据支撑。四是全面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做好机构编制核查、财政年度预算联审、事业单位法人“双随机一公开”、机构编制事项报告等工作,以机构编制法定化,为全市部门单位正确履职尽责提供机构编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