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传统“九龙治水”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协同、审批不一致等问题,做好各项政工人事工作的风险防范,麻城市委编办严把审核“三关”,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龙头”作用。
一是严把人员调动关,规范人员调动审批程序。将机构编制底数信息作为政工人事工作的根本遵循,严格按照麻城市《编委工作规则》执行人员调动类编制工作程序,对各部门无论跨系统调动还是系统内部调动人员,不经过编办私自办理调动的,一律不予办理编制调整相关手续。严格实施用编计划审批、逆向调动审批、调后下编审批等审批程序,从根本杜绝“超编进人”、“体外循环”、“人情调动”等违规问题。
二是严把法人登记关,规范法人资格审核程序。不断优化事业单位登记服务管理,完善审批流程再造,推进上门办事更容易,上交材料更简易。在此基础上,严把法人身份审核关,联合编制实名制系统查询审核,严格禁止无编人员出任单位法人;同时,防范事业单位法人失信风险,对法院推送失信被执行人,严禁失信人出任事业单位法人,对已登记单位法人被执行失信反馈的,冻结其法人资格,督促主管单位进行整改到位,促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三是严把机保参保关,规范人员参保审核程序。联合市机保局认真钻研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要求,针对人事管理不规范的重点问题人群,归类研究,一类一策,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保管理与机构编制管理相互衔接、科学配套的相应机制。印发《通知》文件,变更机保参保相关程序,凡涉及参保人员新增、异动,一律先审核人员编制,从编制源头把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保的准入关,堵死源头“漏洞”。通过严格把关,进一步规范了地方人事管理秩序,保护了财政保险资金,机构编制和机保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杨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