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针对党政机构改革和疫情重振后事业单位登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麻城市委编办“四步走”做好事业单位登记各项工作,不断推动登记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提前谋划,尽早部署。围绕事业单位改革重点工作以及年度事业单位年度报告等常规性工作,提前谋划,尽早部署,掌握工作主动性。年初1月启动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工作,疫情后及时调整工作要求,针对性查缺补漏,确保年度报告早部署、早启动、早完成。在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综合执法改革工作中,将事业单位登记统筹考虑,整体部署推进,提前通知各部门单位做好新单位设立登记,做好合并、更名单位的变更登记,做好撤销单位的注销登记,确保登记工作紧凑有序。
二是积极探索,容缺审批。针对疫情期间部分医疗事业单位登记业务需求和疫情封控的实际,创新对疫情期间相关事业单位登记业务采取网上不见面审批,纸质登记材料进行容缺事后补报的形式上报。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中,针对事业单位注销工作时间要求紧的特点,积极探索容缺审批,对不能简易注销的,在完成除资产清算报告以外的工作情况下,先行办理注销登记,事后再补报清算报告。对能够进行简易注销的进一步优化程序,对实际无资产的机构,探索以权利义务承接证明替代资产清算公告,注销登记效率再提高。
三是提升服务,加强指导。针对日常工作中各部门单位反映的事业单位设立(变更)登记、年度报告公示等常规工作中的问题,分门别类梳理,制定操作手册和常见问题解答清单,通过QQ工作联系群发到各单位业务人员,适时予以培训指导。日常工作中对有事项办理的单位,及时开展网上审批,遇有资料错误的及时回退修改,点对点重点提醒;对已完成审批的单位,及时发送办结通知,第一时间告知申请人,急人之所急。
四是强化监督,跟踪督办。按要求推进事业单位登记公示信息“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切实按要求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按要求公示检查结果。加强信用系统数据共享应用,针对信用平台反馈的法人失信信息,及时联系失信被执行人单位,督促单位进行整改,树立事业单位法人良好信用。2020年至今,全市共办理各项事业单位登记业务111件,无一例延期超期,确保登记服务提升质效。(杨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