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县市区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县市区动态

黄州区把握“三个关键”扎实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纵深开展

2020-11-03 来源:阅读: 字体:默认超大

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策划、倡导、部署和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黄州区始终提高政治站位,担负政治责任突出明责、赋权、扩能重点聚焦重点工作,把握改革关键环节,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改革工作落地见效。

(一)把握街道职能定位的关键,突出主责主业。区委坚持将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破题项目”,把牢改革正确方向。建立了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部门联络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以区级领导领衔改革任务实行清单管理,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在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区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改革难点问题,立足黄州区“市区一”发展格局,加强改革顶层设计,科学研制街道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方案明确街道的主责主业就是加强党的建设、统筹区域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动员社会参与、维护公共安全、指导基层自治。

(二)把握街道机构设置的关键,优化协同高效。牢牢把握优化机构设置是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是衡量改革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标准。一是因地制宜设置街道机关内设机构。全区5个街道机关共设置内设机构27个,其中赤壁、东湖、禹王街道各6个,西湖街道5个,南湖4个。各街道统一设置为4个内设机构,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经济服务办公室,在此基础上,黄州区结合实际,突出基层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职能,选设社区工作办公室、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等内设机构。二是统一规范街道直属事业单位设置。街道统一设置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网格管理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执法中心3个直属事业单位。将区直部门涉及医疗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文明实践等民生领域职能、机构编制直接下放街道,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系。三是合理配置编制资源。按照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沉的原则,采取“减上补下”的方式,积极推动编制资源向街道倾斜。根据各街道规模、实际承担任务等因素,合理配置人员编制资源全面保障街道各项工作力量。

(三)把握改革步骤节奏的关键,确保稳定有序。区委区政府积极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既给基层下达“过河任务”、又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全面增强街道统筹协调能力。一是细化完善“两清单一目录”。细化完善街道通用权责清单、制定街道赋权事项指导清单和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切实向街道放权赋权,按照管理权限和街道承接能力,统一制定赋权清单,规范赋权事项确保街道接得住、用得好二是配优配强街道人员。除中央明确要求实行派驻体制的派出所、司法所、市监所、财政所等机构外,涉及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的资源,适宜街道管理的职能部门延伸派驻机构,全部将管理权限、编制、人员直接下放街道。通过机构改革转隶、区内选调转隶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加强街道人员力量配备三是健全配套保障措施。选优配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办事处的行政职能作用。建立街道干部“岗在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连心”机制,根据社区工作需要,选派街道和机关干部到社区任职。强化经费保障,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街道必要经费支出由区财政保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适合由市场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及政府履职所需的辅助性服务,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江怡)